上饒書院牽線 鵝湖會講論文化

7月9日至13日,2025海峽兩岸(上饒)高校「鵝湖會講」暨青年學生書院文化研習營活動在江西上饒舉辦。來自台灣多所大學的36名師生深入婺源、鉛山及上饒經開區等地,透過山水風光、歷史古韻與產業發展,沉浸式體驗贛地文化脈絡與現代化建設成果。
研習營首站來到有「中國最美鄉村」之譽的婺源。石門村乾淨整潔,配套設施齊全,展現出典型的鄉村振興成果。篁嶺古村落則將徽派建築、傳統文化與旅遊產業融合發展,令台灣青年印象深刻。有學生感嘆:「婺源的鄉村振興不是簡單翻修,而是在保留文化底蘊基礎上進行創新。」
在鵝湖書院,古牌坊與斑駁匾額彷彿帶人穿越時空,回到宋代理學盛行之時。台灣教師李老師表示:「這裡的每一磚一瓦都蘊藏著『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的儒家情懷,這種求真問學、尊師重道的精神,是兩岸學子共同的精神財富。」
在上饒經開區的產業會客廳,團員實地參訪沙盤規畫、智慧生產線展示,瞭解這片曾是荒灘之地,如何躍升為國家級產業新城。當聽聞園區已集聚5家世界500強企業、培育7家上市公司,並在全球光伏產業鏈佔有舉足輕重地位時,參訪團頻頻點頭讚嘆。
台灣吳同學說:「我們也關注綠能,但沒想到上饒已在光伏全產業鏈取得如此成就。兩岸完全可以攜手在新能源研發、雙碳目標實踐等領域深化合作。我看到了未來,也看到了屬於年輕人的機會。」活動期間還舉行了上饒市產業就業推薦會,向台灣青年介紹當地在高端製造、新材料、新能源等領域的就業機會與人才政策,鼓勵青年實現人生抱負與價值。
「鵝湖之會」是中國古代一場著名的思想辯論事件,被譽為開書院會講之先河。通過「鵝湖之會」,朱、陸二家在理論上互相辯難,彼此構建了具有劃時代意義的理論體系,確立了「道問學」與「尊德性」並立的基本格局,構成了儒學發展的內在張力,極大地影響和塑造了南宋以後的思想文化發展方向。「鵝湖之會」在兩岸有著深遠影響和緊密聯結,江西省上饒市鉛山縣是「鵝湖之會」的發生地,臺灣也有鵝湖書院和《鵝湖月刊》。近年來,上饒以書院文化為紐帶,以文會友,以文潤心,架起了贛台交流互動的橋樑。(更多精彩內容請免費下載《翻爆》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