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AI大會 骨科手術新突破

在日前於上海舉行的2025世界人工智慧大會(WAIC)上,「智領新程 融創未來」AI融合發展論壇引發熱烈關注。台灣AI創業者王信杰,與大陸團隊共同創立的艾生智慧(北京)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發表一項針對骨科手術的AI導航創新─AISM多模態融合手術導航系統。此系統突破傳統CT建模侷限,首次能完整模擬包含軟骨的三維結構,為複雜骨科手術導航提供更高精準度,解決軟組織辨識難題。
這項成果在「兩岸人工智慧融合發展創新展區」亮相,與聯發科、日月光、英業達等台灣代表企業並列展出。從MediaTek天璣9400晶片、日月光垂直互連封裝解決方案、達明機器人的視覺飛拍檢測技術,到友達數位的智慧倉儲方案、群真虛擬歌手米拉蜜、慧雪接待機器人克魯澤等,展示橫跨半導體、機器人、虛擬人與AI應用服務的兩岸AI創新實力,令現場觀眾眼界大開。
論壇主辦單位之一的海峽經濟科技合作中心指出,本次系列活動聚焦「智領新程 融創未來」,希望透過技術展示與深度對話平台,促進兩岸在人工智慧領域的合作創新與成果交流。論壇吸引超過百位來自政府、產業與學術界的專家學者參與,包括中國科學院院士劉勝、清華大學孫富春教授、北京工業大學韓紅桂院長,以及台灣臺達電子研究院院長闕志克等,共同探討未來AI融合路徑與產業轉型策略。
英業達(北京)電子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邱全成在論壇中建議,台灣在硬體技術(運算、互連、散熱)方面具強大優勢,而大陸則在演算法、數據與應用市場更具潛力,雙方若能互補合作,將能突破瓶頸,共創雙贏。他進一步提案成立「兩岸邊緣AI認證與測試平台」、推進綠色算力研究,並以數位經濟圈為基礎,加速兩岸經貿交流升級。
論壇不僅展示AI技術前沿,也讓兩岸在數位醫療、智慧製造、數位娛樂等領域的協同潛力更為具體。主辦方強調,未來將持續透過此類平台深化兩岸AI合作,推動科技與產業深度融合。(更多精彩內容請免費下載《翻爆》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