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人民軍奠邊府迎頭痛擊法國

法屬印度支那的解脫,要先經歷長達三十年毀滅性的殘暴戰鬥。法國人跟荷蘭人一樣,決定要收回殖民地。一九四五年三月,法國脫離德國的鉗制之後,日本人發起一場政變,反抗當地的法國殖民者。他們說服越南的保大帝宣布越南帝國脫離法國而獨立。五個月後,保大帝的政權被越南獨立同盟(簡稱越盟)推翻。越盟由共產黨員創立,領袖是胡志明。一九四五年九月二日,胡志明宣布越南獨立,建立越南民主共和國。
胡志明試圖跟巴黎洽談獨立事宜時,法國軍隊重新占領大多數鄉鎮與城市。越盟和越南民主共和國撤退到鄉間,在那裡對法國人展開游擊戰。柬埔寨和寮國變成君主立憲制,設有國民議會,但法國掌控他們的軍隊和對外關係。到了一九五○年,法國人建立越南國,保大帝被找回來擔任國家元首,但不是皇帝。法國的這些舉動,是為殖民統治披上更容易接受的偽裝。
越南民主共和國得到廣大群眾的支持,也繼續進行武裝反抗,法國只能掌控各大城市。柬埔寨國王諾羅敦.施亞努和寮國國王西薩旺.馮帶領的君主立憲政體都擁有高支持度。相較之下,保大在民間的支持度極低。一九五四年五月,越南民主共和國的越南人民軍在奠邊府給予法國軍隊迎頭痛擊。兩個月後,日內瓦會議就法國撤軍事宜展開協商。
根據〈日內瓦協定〉,寮國皇家政府和柬埔寨王國完全獨立。越南分裂為北越和南越,胡志明領導的越南民主共和國控制北部;由保大擔任元首、吳廷琰擔任總理的越南國控制南部。吳廷琰是個堅決反共的民族主義者,信奉天主教,擁有美國的支持。一九五五年,吳廷琰舉辦公民投票推翻保大,建立越南共和國。越南民主共和國根據在日內瓦跟法國協商的結果,要求舉行全國大選統一南北越。但吳廷琰的共和國和美國並不認同法國的承諾,因為一般都認為胡志明輕鬆就能贏得大選。
緊接著是歷時二十年的武裝衝突,游擊戰在鄉間展開,美國也對北越進行大規模轟炸。轟炸行動擴及柬埔寨和寮國,以阻撓越共(Viet Cong,正式名稱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陣線和越南人民軍在胡志明小徑的活動。到了一九六七年,美國投入越戰的兵力已經多達五十萬人。吳廷琰對佛教徒、政治對手和其他人的壓迫,導致普遍反感。一九六三年十一月,吳廷琰在一場美國支持的政變中遭到逮捕與刺殺,之後建立的軍政府支持度並沒有提升。一九六八年初,越共和越南人民軍發動「新春攻勢」,攻擊南方多處目標。這波行動並沒有如預期般迅速終結越戰,卻也對美國的信心造成打擊。
一九七三年,美國失去繼續支持南越的意志力,撤出越南。越南共和國的軍隊繼續抵抗北越,但到了一九七五年四月,越南民主共和國和它的革命部隊攻占西貢。一九七六年,南北越統一,建立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美國撤軍、西貢失守後,越南成了東帝汶和汶萊達魯薩蘭之外,東南亞最後一個完全脫離西方勢力的國家。東帝汶建國的時間同年稍晚,汶萊達魯薩蘭則在一九八四年。(五之四,摘自時報出版《群王之夢》)更多精彩內容請免費下載《翻爆》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