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02黃敬文/台北報導

愛二飛彈升空後自爆

image
愛國者二型(PAC-2)防空飛彈發射情形。(本報資料照片)

 國軍今年度的「海空精準彈藥射擊」操演,在發射愛國者二型防空飛彈時,發生飛彈離架後約4秒在空中自爆,不過空軍立即再發第2枚,精準命中目標;據悉愛國者飛彈過去也在2023年的「海空精準彈藥射擊」操演發生同樣狀況,後續中科院及美國廠商代表正收集參數進行調查,找出自爆原因。

 海空精準彈藥射擊今年由空軍主辦,因此實彈射擊主要聚焦空軍,由各型戰機射擊空對空與空對地飛彈,並由空軍防空部隊的愛國者、天弓、劍一等防空飛彈的實彈射擊課目,另外海軍船艦及海鋒大隊實彈射擊雄風反艦飛彈、標準一型防空飛彈。

 據悉,因愛二飛彈服役已有段時間,以前也有射擊失敗經驗,最近這2次自爆因剛好有軍事迷在九鵬基地外目睹,才引起關注;2023年在「海空精準彈藥射擊」操演,也發生過第1枚發射後自爆,且愛二飛彈射擊自爆不只2次,以往也有過,只是未宣布。

 軍方官員說,為提高攔截率,愛二飛彈射擊每次都是打2枚,這次是第1枚發射約4秒後自爆,第2枚則發射順利;軍方官員強調,實彈射擊目的就是進行部隊戰訓成果驗證,不論射擊結果好壞、正常或異常,都會記錄並進一步分析,作為戰備整備依據,均具訓練意義跟價值。

 前愛國者飛彈營長周宇平指出,飛彈系統的長期儲存與老化問題亦不容忽視,愛二飛彈服役已近30年,長期儲存在台灣潮濕高溫的環境中,儘管有彈箱保護與定期檢修,但火工品(如彈頭、藥柱)與電子模組仍有劣化風險,進一步增加失效的可能性。

 他認為,軍方在演訓中出現空中爆炸狀況後,能立即發射第二枚飛彈並完成攔截,展現了有效的危機應變能力,且根據美軍作戰手冊,飛彈成功離架即表示操作人員完成訓練目標,因此此次事件推測更可能來自彈體本身而非人為因素。

 周宇平表示,精準彈藥的耗損與演訓配置通常依採購批次規畫,每年進行射擊訓練與檢測,目的在驗證裝備與人員整體效能,但未來應加強飛彈老化監控與模組更新,並持續與原廠合作進行系統安檢,以確保武器在關鍵時刻發揮效能,維持部隊戰力與信心。(更多精彩內容請免費下載《翻爆》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