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井古寨活文化 非遺技藝傳承

在貴州省貴陽市花溪區群山環抱之間,有一座名為「龍井村」的布依族古寨。這裡不是遺跡,而是一座活著的千年文化寶庫。青瓦石牆、木樑屋舍、潺潺古泉,織出一幅「山在水中,村在畫裡」的詩意圖景。更令人著迷的,是村中至今仍保存著手作香、銀飾鑄造、古法釀酒、楓香染等多項非物質文化遺產。
走進龍井村,石板路蜿蜒穿過層層民居,腳步聲在木窗與石牆間回盪。村中央的千年古井,「龍井」清泉日夜湧動,滋養一方水土,也見證著布依族人世代生活的變遷。正是這股泉水,成為村民釀酒、制香、染布的靈魂源頭。
在手作香工坊裡,香氣如風般溫柔瀰漫。製香師傅選取檀木、艾草、花瓣等天然植物,將自然的香氣揉入線香、香囊。遊客可親手體驗從選料、搗碎到成型的每一步,感受草木與雙手交織出的療癒力量。
轉入銀飾工坊,錘聲叮叮作響,銀光在燭影下流動。布依族的銀飾以細膩著稱,匠人以純銀為材,歷經熔煉、鍛打、鏨刻十餘道工序,將太陽紋、龍紋等象徵吉祥的圖騰,鑄入項圈、髮簪與圍額之中。每一件銀飾,都是一段故事─講述布依女子成年、婚嫁、祈福的生命儀式,也展現民族審美的柔美與力量。
在酒坊裡,空氣中瀰漫著淡淡的果香與酒氣。每到刺梨成熟之季,村民便採果、淘米、引泉,以龍井泉水調和,遵循古法發酵。木桶中翻滾的原料,陶壇中沉睡的酒液,時間在這裡變得有香氣。釀酒師笑說:「這是布依人的時間味道。」一杯入口,酸甜醇厚,像極了這片山水間的生活節奏。
作為大陸國家級非遺的楓香染技藝,藍與白的交響在楓香染工坊詮釋著另一種詩意。匠人用楓香樹脂與植物油調製防染劑,在白布上勾勒花草鳥獸,反覆浸入靛藍染缸。當樹脂被去除後,那一抹深藍與純白交錯成畫,如青花瓷般典雅。每一塊布,都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藝術品,亦是布依族千年審美的延續。
今日的龍井村,正以一種最柔軟的方式,喚醒城市人對「慢」與「根」的嚮往。這裡的非遺,不只是技藝,更是一種生活態度─讓文化在時間裡發酵,讓傳統在當代中發光。(更多精彩內容請免費下載《翻爆》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