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管卡死小英的算盤
隨著2018年主要選將大致底定,新北侯友宜大勝周錫瑋篤定獲得國民黨提名,台北柯文哲民調被民進黨越打越旺,其實都在向蔡政府傳達一個強烈意念:請回到中間路線來,否則選民會像終結馬英九路線一樣地終結蔡英文政權,如果選民集結大反撲是發生在2020年,那麼蔡英文也就只做1任總統。所以精算師如民進黨,能將2008年大選大輸國民黨220萬票的民進黨從谷底拉起的小英總統,必定能體會適時走在中間路線的必要性。
2016年之後,小英甫就任總統開始的一連串深綠作為:轉型正義、清算黨產、公教人員年改,雖然獲得一部分鐵桿選民的掌聲,但終究不會是小英連任所需要的底蘊,所以最近從促轉會主委任命黃煌雄、軍人年金改革的軟著陸,我們明顯感覺到小英原本討好深綠的路線就要轉淺,甚至從新北市長選舉提名蘇貞昌而非游錫堃也可以看出。
在這個脈絡之下,小英總統百密卻有一疏,再加上一些揣測上意卻不夠靈活的狗腿部會,尤其是教育部,不清楚違背中間選民與主流民意會連累到主子的道理,就算管中閔歷經校長遴選委員會與重開校務會議等程序,開大門走大路被選為台大校長,但教育部從管原定於2月1日上任卡到今天,已經超過2個月,是大學學期的一半。小英總統不知是留一個「卡管」作為最後一塊碉堡安撫深綠鷹派與獨派政論節目?還是完全沒花心思任其負面效應肆虐發酵?眼看就要無心插柳到讓泛藍人士覺得推管代表藍營參選台北市長是一著好棋的地步。
卡管者無所不用其極地見縫插針與雞蛋裡挑骨頭,從隱匿獨董、論文抄襲到兼課問題,但坦白說,這些指控都是對於學術巨塔內的遊戲規則與含金標準看不懂的外行指控。這些指控與擔任台大校長的適格性無法對應,張飛打岳飛的情形下讓人一頭霧水。
學界中人不論是教授或者研究員,也不論其政黨傾向,對於管中閔的學術實力與國際聲望都有一定程度的認識與尊敬,而這正是管能夠突破重圍,尤其他非台大畢業生,還能通過嚴格遴選程序的最大原因。教學與研究者或有政治上的好惡,但追求知識的初心都是最純粹的,選擇最高學府的學術主管也是最純粹的,泛政治化台大校長的聘任案,正是小英政府造下的業障。局勢發展至此,緊接而來的將是知識分子的反撲,大學是社會的良心,也是主流選民的腦。
最近兩個消息可以作為小英政府卡管已演變成政治風暴的指標。第一是連民進黨元老施明德也看不下去了,這個兩次被判決無期徒刑、累計坐牢25年半的先行者,曾反過蔣卻也可以反過頭來倒扁。另一位是台大教授蘇宏達提到一個推動轉型正義並研究台灣20年的偏綠德國學者也看不下去了,說阻擾中研院院士任頂尖大學校長這種事要是發生在德國,師生早就起來抗暴了。
因此卡管是蔡政府的算計死角,是內參民調還沒來得及呈到小英桌前就暴衝的行政失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