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728 郭冠英

大中記正 生命光輝

image
紀政,寫在她的「問政唯真」文集裡。

 下面的一篇文章,寫得太好了。

 一看此文,還以為是我國大陸區的徵文,它完全闡述了現在國家一直宣講的「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精神。但是,從文章起頭看來,卻又不似,這文該是寫在三十年前,正是我國台灣區最好的時候,蔣總統執政,全島欣欣向榮,充滿希望,就要「三民主義統一中國」,而大陸卻境況不好,鄧小平的改革開放剛起步,兩岸人民的生活水準差距甚遠。但看這篇文章,說的又好像是今天的大陸,像是份預言,完全準確。

 那到底此文是誰寫的?

 無論如何,這文太好了,值得細細讀,深深思。

 文如下:

 台灣光復這41年來,面對多難的國家,社會面臨了種種的變革,要從歷史的軌跡中脫困,要承接歷史的遞移,還要拋棄歷史的枷鎖,這是一件極其困難的事情。但也更顯得時代的不同和偉大,尤其在「民主憲政」力求發展,力求進步的期許和衝擊之下,民族的命脈待續,國家的生命待興,憲政的軌跡引導了未來突破的希望。

 際此中國人將起,中國魂再醒的時刻,生活在台灣的每一個人,如何在這變異中,因異而和,因同而結。每一國人必須以其開闊的態度,愛國的胸襟,讓整個社會在動與靜之間脫困,使社會免於「冷感」、「無力」與「死亡」的威脅,而去解決我們存在的問題。

 我從小在一個貧困的家庭長大,經歷了許多不尋常的境遇,我忘不了師恩,親情及同胞愛。永遠享受那一份追憶的美好,回味那一份感恩的情懷,生命中的點點滴滴,隨伴著時光的飛逝和分秒必爭的繁忙,使我真正體會到,自己一生的幸運,無論是任何衝突、激勵、責備、褒貶和屈辱,都有一股莫名的力量,促使自己更堅強、更努力、更有希望。

 我始終體悟到……。

 我們感歎中國文化的精深和廣博,先人妙算涵蓋廣,古今可以獨步,百世可以無差。

 然而,在「計策」、「計謀」之終結,我們應該肯定一點,在中國社會的人際關係,以至整個社會動態的重要線索,在進一步分析與詮釋,綜理一切基本概念與原則的內涵之後,其結果還是一個「真」字。

 的確,「真正」的愛豈可虛假?不說「真話」的愛豈可取諒。沒有「真諒」的「希望」豈能互信?無法「真信」的人,又從何「生命的光輝」之有? 作者:紀政

 紀政啊!不可思議?這「真」是她寫的?她能寫這些?以她的水準,是她?我們不是說運動員發達的是肌肉嗎?不會吧?她是這樣一個恨中國,恨她的每吋皮膚、眼睛,全身無處不恨的人,她會寫這文?別騙人了。

 沒騙你,就是她,紀政,寫在她的「問政唯真」文集裡。

 這可見台灣的詐騙是如何嚴重,它毀掉了這島的一切希望和光輝。 (作者為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