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獨的時機博弈
統獨之爭,現在是時機的博弈。
自從李登輝掌權以來,兩岸整體實力的消長極為明顯。大陸是「往上提升」,台灣是「向下沉淪」。台灣與大陸GDP的比重,從1993年的45%,降到2017年不到4.5%。這個差距,仍在拉大中。
因此,對於大陸來說,現在不急於採取統一行動,時間在大陸的這一邊。再過五、六年,台灣的GDP不到大陸的2%,瓜熟蒂落,屆時統一治理都容易得多。
台灣目前是獨派全面執政,在相當程度上,可以為所欲為,其作為確實是罔顧社會清議,張牙舞爪,蠻橫的硬幹到底。
以李登輝為首的獨派大老,在今年四月成立《喜樂島聯盟》,積極推動明年四月「獨立公投」。最終目標是要「獨立建國,正名入聯」。
統獨的時機博弈,已經端上了檯面。大陸希望延後處理;台獨大老要早日攤牌。
獨派的考慮因素如下:
1、目前是民進黨執政,推動台獨有優勢,以後很難說。
2、美國正在積極採取動作,抵制中國崛起。頻頻打出台灣牌,要把台灣推上火線,獨派深受鼓舞,認為美國可能接受台灣獨立。
3、美國的軍事力量,強於中國大陸。台灣舉行公投,大陸不敢動武。
4、大陸的經濟問題、金融問題、軍改問題都在調控之中,尚未完全落實。現在搞獨立,大陸無力兼顧。動武會引起國際的撻伐,《一帶一路》會受到牽制。
5、從各方面看來,時間都不在台灣這邊,必需要盡快奮力一搏。何況李登輝等大老,都已年邁,「十年太久,只爭朝夕」。
北京對此十分清楚。人民大學金燦榮教授對於獨立公投就提出警訊,說兩岸關係將面臨變局。
兩岸的統獨問題,大陸可以等,台獨大老不想拖。後續發展,美國扮演了一個關鍵的角色。中美之間的貿易戰,如果雙方達成妥協,所謂的「中美新型大國關係」,也就是「不衝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和合作共贏」的概念得到落實,獨立公投的動作,就會被美國壓制住。
如果中美掉入「修昔底德陷阱」,攤牌與戰爭不可避免。美國也許就不會壓制台獨。美國最凶狠而廉價的台灣牌,就是利用獨立公投,把台灣二千三百萬的人質,推上火線,逼使大陸採取行動。一旦如此,美國大可以隔洋觀火,幸災樂禍,冷看兩岸同胞的內鬥,將如何遏制中華民族在世界舞台上的崛起。(作者為退休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