拚商機 工研院打造5G生態系
2020年為5G產品元年,工研院宣布攜手18家射頻、晶片台廠打造「5G基地台生態系」,開發5G小型基地台,預計第3或第4季進入測試階段,年底與中華電及遠傳完成商用化互通性測試,推出相關商品,搶攻2025年2510億美元的5G市場商機。
這次5G基地台國產自主供應鏈與生態系,工研院共鏈結天線廠、射頻元件/模組廠、手機晶片廠、網通設備商、營運商等上下游至少18家業者,已帶動小基站、邊緣運算、網路功能虛擬化平台等關鍵產品、模組元件開發。
傳統無線接取網路技術因介面封閉,且通訊架構與市場大多被諾基亞、愛立信、思科等國際大型電信設備商掌控,讓台灣廠商難以切入。工研院認為,5G無線接取網路 (RAN) 技術因具備雲端化、虛擬化特性,有利基地台介面開放及標準化,將是台灣業者切入5G市場的最佳機會點。
工研院資訊與通訊研究所所長闕志克表示, 台灣在5G的領先,除了聯發科的5G手機晶片外,還有5G小型基地台先期的研發投入與成果。關鍵在台灣提早並持續參與5G標準制定,掌握多項開放式虛擬化無線接取網路關鍵技術,可及時提供給國產基地台生產與設計所需。
工研院表示,台灣網通設備廠及電子集團具代工、硬體生產設計優勢,若能及時補足射頻元件/模組、基頻/通訊協定/系統軟體等關鍵技術,將可為台灣切入此波基地台介面開啟另扇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