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820陳志祥/台北報導

便利商店密度高 癮君子無處哈

 台北市從9月1日起將有15家便利商店與咖啡店的騎樓禁菸,反菸團體認為禁菸應是「由內而外」才是最佳方法,明確標示才不會惹民怨;癮君子則更難過了,因為這15個連鎖店家的店家多,等於大幅限縮抽菸範圍,造成不便可想而知。

 菸害防治法有授權各地方政府指定禁菸的場所,違者也可以依法裁罰,目前有新北、台中與台北市與業者合作,確實保障民眾拒吸二手、三手菸。

 根據統計,有1/3的癌症是由吸菸引起的,而國人10大死因有7項與吸菸密切相關,董氏基金會強調,室內公共場所全面禁菸,不花錢又以保障國人健康。

 董氏基金會菸害中心主任林清麗指出,各縣市禁菸應是「由內而外」,室內要100%禁菸再推展到室外最有成效,這次北市推動15個連鎖店家的騎樓禁菸,希望也不要淪為口號,明確標示出來,才不會產生民怨。

 國健署菸害防制組長羅素英指出,北市15家便利商店與咖啡店的騎樓禁菸,就是希望有效還給不吸菸者空間,尤其便利商店出入人多、又有小孩進出,騎樓禁菸更能保障不吸菸者權利,北市的禁菸令有必要多宣導,讓吸菸者配合,才能有效果。

 林姓癮君子說,北市便利站與咖啡店的密度高,實在很難遠離,如果北市府能夠再用心規畫「可以吸菸」的地點,他的認同度更高。

 而騎樓禁菸是否能夠達成全國一致?羅素英說,各縣市政府可以依照實況評估業者配合施行,目前中央還在研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