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820 莊振輝

可疑的總預算平衡

名家觀點

行政院長蘇貞昌最近向蔡英文總統報告109年度中央總預算案籌編狀況。歲入及歲出預算數均編列2兆1022億元,蔡總統肯定明年預算收支平衡,是睽違22年後再次達到總預算案歲入歲出平衡。行政院宣稱109年度中央總預算案之歲入與歲出平衡,距離總統大選僅不足5個月,令人合理懷疑是否為選戰而刻意編列平衡預算。

縱使非選戰策略,但蔡總統所言係不了解預算及決算之意義。民國87年度係決算數平衡,而109年度係預算數平衡,二者性質迥異。決算數係政府實際收入數及實際支出數,而預算數僅係預估收入數及預估支出數。審計部審定之87年度總決算,歲入實收數1兆2515億餘元,歲出實支數1兆1870億餘元,二者相抵不僅平衡,且產生歲計賸餘645億餘元。

總預算之歲入與歲出平衡僅係假象,並非實質平衡。政府不必舉借債務始為真正意義之平衡。《預算法》原來規定,政府舉借債務屬於歲入,償還債務屬於歲出。民國87年修法,將舉借債務排除於歲入之外,償還債務排除於歲出之外。換言之,舉借債務屬於政府收入,但非歲入;償還債務屬於政府支出,但非歲出。

109年度中央總預算案編列債務還本支出850億元,加計歲出2兆1022億元,支出合計數為2兆1872億元,超過歲入預算數2兆1022億元,因此必須舉借新債850億元以彌平收支差短。舉新債還舊債後,政府未償債務餘額並未減少。又行政院所編「前瞻基礎建設計畫第2期特別預算」,歲出預算數編列2275億餘元,歲入預算為零,其收支差短全數以舉借債務支應。108及109年度分別舉債1053億元及1222億元。109年度總預算及特別預算,政府必須舉借債務2072億元,扣除債務還本數850億元,政府未償債務餘額淨增加1222億元,財政狀況持續惡化。

縱使中央政府總預算案編列歲入與支出平衡,也可能係假象。各級政府於編列預算案時可能故意浮編歲入,造成歲入與歲出平衡之假象。行政院將中央總預算案送立法院審議,若歲入預算刪減金額高於歲出預算刪減金額,則收支不平衡,其差短必須彌平,依據過去經驗,通常採用舉借債務方式。若立法院刪減歲入及歲出之金額相同,則暫時維持收支平衡;若刪減歲出高於歲入,則暫時產生歲計賸餘。

綜上所述,行政院所編109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雖然歲入及歲出平衡,但是歲入及支出不平衡,必須舉借債務850億元。且立法院審議總預算案後,可能歲入及歲出不平衡,必須增加舉借債務金額。

因此不必高興過早。(作者為台北大學會計系副教授、立法院前預算中心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