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213方恩格

國民黨重返執政的捷徑

名家專欄

image
(新華社)

 去年國民黨發的春聯上寫的是「牛轉乾坤」,轉眼來到了虎年,國民黨內外的形象不但沒有扭轉,反倒每況愈下。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到底該如何扭轉乾坤,來讓國民黨猶如他們今年所發出的春聯「福虎生風」呢?

 讓我們來看看近來國民黨在其國際形象的失分關鍵。首先,美國針對這次北京奧運進行了所謂「外交抵制」,而日本雖不稱之為抵制,亦不派官員出席。在這兩個台灣最親密的國際盟友都頻頻拉開與中國的距離之際,前國民黨主席洪秀柱則是逆著風向、風光出席了北京冬奧開幕典禮。

 要知道在美國,無論是國務院、國會議員、學者等關注台灣情勢的人,看到洪秀柱仍會連結至國民黨,加上洪秀柱出訪北京的行程算是得到了黨主席朱立倫的背書,她在北京與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和全國政協主席汪洋的會面,以及她在臉書上對兩岸關係的評論等行為,都很容易被外界直接解讀為是國民黨的立場。

 國民黨的國際形象在近期的第二個失分在於朱主席的訪美之行又再度延期。如果他在今年夏天仍未成行,那麼這個行程多半只能告吹。站在美國國會議員的立場,今年除了要忙期中選舉,還加上緊湊的立法日程,要他們撥空會晤聲望持續滑落的他國在野黨代表,實有難度。而美國的行政部門或政府官員,手中也有其他比會見朱主席更重要的優先事項(例如烏俄危機)。

 在美國最有影響力的政治決策者心目中,國民黨的形象除了被冠上友中標籤,大家想到國民黨,也會立即想起在去年12月的公投,他們堅決反對萊豬進口台灣的立場,視其為美國與台灣貿易流通的阻礙。

 如果朱主席仍然堅持想去趟美國,應該將訪美行程重點專注於造訪國民黨在美的支持者、國民黨的在美選民、以及僑界募款等能鞏固國民黨民心的活動,而非企圖接近美國政壇的決策者、刻意親近或拉攏他們。這趟訪美之旅對他而言並非明智之舉,除了需要承擔國民黨的聲勢持續疲軟的風險,還有極高可能性會因得不到來自美國的實際支持,而碰得一鼻子灰、空手而歸。

 而蔡政府宣布取消對日本福島地區食品的進口禁令又是踩了國民黨一記痛腳。此消息一宣布,國民黨立刻發動猛力批評,但由於民進黨在萊豬議題上成功以台灣應保持貿易往來的競爭力等經濟因素說服了選民通過公投表決,在日本核災地區的食品進口議題上,民進黨順理成章也能以同樣論述成功過關。

 說到貿易來往,國民黨在臉書發文暗示,若台灣未能獲得《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的入場券,吳釗燮應請辭外交部長一職以示負責。鑑於多邊貿易協定通常需要長時間的協商與溝通,要趕在2024年5月蔡政府第二任期結束之前,達成台灣加入 CPTPP的協商,有很高的難度。順理推之,照國民黨的「建議」,難道他們是預測在下屆總統大選之後,吳部長仍然會續任?

 對內,國民黨現今在台灣的支持度來到了冰點;對外,他們想要超越蔡英文總統在國際的良好形象甚是困難。筆者再三強調,國民黨若想在台灣走回重新執政的道路,這條路絕對不會是要靠出國鍍金來完成。他們不應捨近求遠,既無須繞道至美國華府,也無須跑到日本東京。

 要扭轉自己的國際形象,國民黨首先必須在今年台灣地方選舉中脫穎而出,進而提升自己在2024年總統大選的氣勢與聲望。在地方選舉獲得勝利之前,建議不要希冀對美國的支持抱有太大的希望。正如巴頓將軍那句流傳在每個美國人心中的名言:「美國人愛的是贏家,他們不會站在輸家的那一邊。」國民黨在與美國打交道之前,先好好努力提升自己在台灣選民心中的地位,才是根本之道。

(作者為前美國共和黨亞太區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