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嚴肅看待新一波疫情爆發
今年1月下旬本土疫情曾有小爆發,當時外界擔心接下來的春節會出現大爆發,所幸病毒被壓制住。但那次安然度過危機,似乎讓台灣從政府到民間都過度鬆了一口氣,以至於防疫出現鬆懈,陳時中甚至動心起念開始部署參選。現在疫情又起,短短數日本土案例即破200例,更嚴重的是呈現多縣市、多點、不明感染源的傳播,恐將預告著未來更大規模的感染。大家一定要繃緊神經,認真應對此波疫情。
陳時中別急著下莊
這波疫情和上波最大的不同,是上次感染群聚很集中,絕大部分都找得到傳播鏈。但這次已有19件不明感染源待釐清,找不到彼此在地域或職場的關聯性,且多例是當事人自行篩檢才浮上檯面,顯示本土社區有多發感染點,傳播鏈從北、中、南到東部都有,呈點狀四散於台灣各地,和年初因機場或港口傳入的感染鏈截然不同,本土社區的疫情風險明顯升高,指揮中心不得不暫緩4月將隔離天數縮短為7天的政策。
檢討起來,這次疫情再起,和之前我們順利壓制疫情帶來的成功感有關。當時全球Omicron肆虐,台灣卻有如純淨樂土,溜進來的案例都被嚴格阻絕,春節有多達2萬人遭到隔離。因此疫情在1個月後消退,3月上旬再現加零。台灣又一次成功擋下疫情,國人同感驕傲,但也因此緊張感降低,對持續2年的防疫措施開始感到疲乏,甚至心生不耐與抗拒。民進黨政府甚至規畫做個總結秀,讓陳時中掛上英雄勳章好為選舉加分,因此喊出「經濟防疫」口號,準備鬆綁各項管制措施,讓民眾生活回歸常態。
民眾也很想重回自由自在的生活,觀光旅遊業更是渴望解禁,但問題是台灣的條件還不到位。無論政府三催四請或祭出現金回饋,第1劑覆蓋率就是死黏著83%不動,顯示有人就是死也不打,第2劑也不到8成,與歐洲、以色列的9成5以上打好打滿差很大。
尤其是75歲以上長者約3成沒完整接種兩劑,而長者的重症與死亡率比年輕人高很多,即使有接種,現在抗體大多消散了,何況還是沒接種的長者,一旦感染更是危險。香港長者接種率只有3成,以至於這波疫情的5000名死者中多為長者。台灣目前只有半數人口打了第3劑,12到17歲的青少年才剛開放施打,所以真的還不到可以放心解封的時候。
民眾對政府不信任
部分民眾對疫苗卻步,其實也與政府對不良事件認定與救濟嚴重拖拉有關。至今疫苗接種不良事件累計18000多件,其中死亡1400多例,比染疫死亡的還多,但衛福部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審議小組(VICP)審查進度極為緩慢,把關還非常嚴苛,約9成被認定與疫苗無關。民眾接種疫苗,不只是為了自保,也是間接為國人的健康安全建立防護網,但當有民眾在接種過後死亡,或出現腎衰竭、中風、心肺功能受損等嚴重後遺症時,卻完全求救無門,花費全要自行負擔。
媒體報導,一位資優國中生因神經炎手腳抖動無法說話,人生因此變調,卻只能自認倒楣,這種風險自負的疫苗政策,讓民眾對政府失去信任,覺得打疫苗比感染病毒更危險。但如果接種率無法拉升,便會卡住解封的腳步,除非蔡政府敢撒手讓台灣每天成千上萬人確診,像現在的香港和南韓,但習慣少量疫情與零死亡的台灣民眾心理上絕對承受不了,必將讓蔡政府誇口的防疫信譽完全破產。
民眾願意配合防疫,是為了保護自己,但若是因此犧牲工作拖累親友,就會產生抗拒,抗拒又會影響防疫。春節時的匡列隔離雷厲風行,雖擋下疫情,卻嚇得不少民眾拒絕配合實聯制,新北日昨還有確診者躲在公寓裡佯裝不在家。這是因為政府給隔離者的損失補償不夠,這方面再不改善,將面臨更多疫調上的困難。
Omicron的重症與死亡率都較低,等到台灣的疫苗覆蓋率更高時,的確可以逐漸放寬管制,並把輕重症做好分流,保留醫療資源用在刀口上。但陳時中若急著下莊,而在解封措施上有政治考量,就是拿全民健康當賭注。防疫政策,不能為某一個人的生涯野心當伴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