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勝利紀念日 青年不知張自忠
智庫論壇/專欄
「同學們,我們即將要前往張自忠將軍紀念園,這也是80多年前,他的犧牲地!」一群來自金門的高中職同學,近日遠赴千里之外的湖北襄陽,參加「同上一堂課——海峽兩岸中學生文史教學觀摩交流活動」,活動安排先往張自忠將軍陣亡地,宜城南瓜店祭拜張將軍,但是一問同學,你知道誰是張自忠嗎?大家面面相覷,沒有一個人曉得。
當然,這不能怪年輕人不用功,在他們的歷史課本上,中國史已經變成東亞史,找不到抗戰陣亡132萬名官兵當中任何一人的姓名,當然更不會有照片,明治天皇夫婦、越南胡志明、潘佩珠的影像俯拾皆是,甚至日軍當年大東亞會議的文宣品也可以是討論素材,但是抗戰呢?只有一兩頁零散的內容,夾雜在二戰的篇幅中,不僅對日軍暴行鮮有指責,甚至稱美軍在日本投下原子彈,是為了應對日軍神風特攻隊的報復,兩者竟等量齊觀,同學們哪裡會知道誰是張自忠呢?
抗戰期間,從江蘇武進故里,流亡到湖北當小學老師的屠炳春教授,40年前編訂教科書時,屠老師認為教育的目標是讓學生成為「活活潑潑的好學生,堂堂正正的中國人」,同僚反對道,要把小學生培養為社會科學家,據他回憶,當時身為立委的謝長廷,就已提出大陸就是外國,中國史就是外國史的意見,經過綠營數十年的不懈努力,終於今日的歷史課本中,沒有張自忠與抗戰官兵的容身地。
但從更大的歷史縱深來看,課本不教的抗戰史,真的沒有意義嗎?答案當然不是,太平洋戰爭爆發之前,中國獨力抗戰,改變了世界格局。
張自忠當然深知日本的軍事優勢,曾奉命應付敷衍日方的他,當然更是日本極力爭取的對象,但他報效國家意志堅決,張自忠將軍對部屬言,「國家到了如此地步,除我等為其死,毫無其他辦法」,死不是目的,而是只有軍人秉此決心,才能勇於赴戰,這種精神與氣節,讓無數時人落淚,著名社會學家費孝通激動地為張自忠寫下「這樣才算是個中國人」的句子,以紀念將軍。
張自忠沒有等到抗戰勝利,台灣光復的光榮時刻,但若沒有抗戰官兵的犧牲,焉有國際局勢的改觀?抗戰初起,八百壯士奉命死守四行倉庫,與很多人認知不同的是,國民政府對於現實的國際情勢心知肚明,所希望的是各國仍能夠提供急需的軍售,支撐戰局,太平洋戰爭爆發前,中國的抗戰感覺漫漫無盡頭,如汪精衛之流也紛紛附逆,張自忠沒有放棄,終至馬革裹屍。他殉國的一年半之後,中國成為聯合國家宣言的最初簽署國,被綠營曲解的開羅會議,是由中美英三國戰時領袖,與數百位軍政要員參加的國際峰會,旨在擊敗日本,並劃定戰後秩序,開羅宣言、波茨坦公告、日本降書等一系列的國際法文件,構成了戰後乃至於今日亞洲的樣貌,誰能說張自忠與此無關?
而張自忠這樣一位歷史人物,難道不值得年輕人認識?早期國文課本曾收錄著名文學家梁實秋的〈記張自忠將軍〉一文,梁實秋看見戰場前線的張自忠,司令部布置簡單,張自忠本人更是寡言沉著,招待了一頓戰地火鍋,當張自忠殉國後,梁實秋稱譽張自忠,自奉儉樸的人方能成大事,訥澀寡言笑的人方能立大功。
9月3日,賴清德依例到國民革命忠烈祠行禮如儀,但抗戰勝利與台灣光復,卻早被他用所謂「轉型正義」之說抹殺玷汙,看起來何其諷刺,但歷史不會被改變或遺忘,一束束獻在張自忠靈前的鮮花,已讓年輕人好奇發問:「這麼重要的人物,課本怎麼都沒有?」(作者為黃埔軍校同學後代聯誼會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