腿冷敏感又沉重 可能為早期靜脈曲張
醫藥百寶箱

《英國醫學期刊》(BMJ Open Heart)近日發表一篇研究,指出腿部對寒冷敏感及腿部沉重感,與靜脈曲張有關。專家認為,研究成果能幫助透過早期症狀,發現靜脈曲張,但此研究資料來自患者自述而非臨床診斷,可能有偏誤,腿部怕冷或沉重感也可能與其他疾病有關。
此篇研究來自中山醫學大學醫研所廖勇柏教授研究團隊,分析來自台灣生物資料庫2008~2020年間,8782位30~70歲罹患中重度靜脈曲張患者資料,包括是否罹患糖尿病與高血壓等資訊,並詢問患者腳部對寒冷的敏感度,以及腿部沉重感程度。
研究發現,1359位對寒冷極度敏感的人中,超過14%、192人有罹患靜脈曲張,靜脈曲張患者感到下肢沉重比例,是非靜脈曲張者的4倍;同時有腿部沉重感、腿部嚴重對冷敏感者,罹患靜脈曲張的相對風險機率,是無此兩症狀者的約7倍。
靜脈曲張是指腿部靜脈血管膨脹扭曲,常見症狀包括腿部沉重感與疲勞、水腫、浮腫、皮膚變化、靜脈明顯突出、夜間抽筋與痠痛。研究指出,臨床上經常低估靜脈曲張嚴重性與潛在併發症,同時有下肢沉重與冰冷感,可能是重要但被低估的早期靜脈曲張症狀。
台北榮總教師培育科主任暨心臟內科主治醫師鄭浩民說明,靜脈曲張的可能機轉,與血液回流異常和靜脈高壓有關,當下肢靜脈血管擴張、靜脈瓣膜功能失常,導致血液回流有困難,可能使靜脈壓力升高,進而影響微血管血流,造成腿部沉重感和冷覺過敏;也有文獻顯示,靜脈曲張會造成局部動脈收縮和缺氧,進一步活化調節冷覺的纖維,使冷感加劇。
鄭浩民指出,此研究能幫助早期發現靜脈曲張,透過及早注意腿部對冷敏感、沉重感症狀,醫師可提前診斷並治療靜脈曲張。不過,研究資料主要來自問卷調查,症狀由患者自述,而非臨床診斷,也未使用高級診斷工具來確診靜脈曲張,可能有偏誤,無法推論因果關係。
鄭浩民提醒,腿部怕冷或沉重感可能是靜脈曲張的早期徵兆,但也可能與其他疾病有關,建議民眾儘早就醫檢查,釐清病因、及時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