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海的詩人 花蓮外海 朗氏喙鯨罕見現蹤

暌違3年!花蓮外海1日出現4隻虎鯨以穩定速度朝固定方向游動,賞鯨船見狀保持距離平行航行觀察長達半小時,沒想到2日同片海域又罕見發現成群的朗氏喙鯨與船隻共游,加上抹香鯨近來頻繁現蹤東部海域,常參與學術研究計畫的賞鯨業者呂世明認為,顯見這段期間海裡環境適合大型齒鯨活動,有助相關研究深入調查與紀錄。
多羅滿賞鯨船班1日下午4時出航後,在花蓮燈塔東方約5至6海浬外,目視遠處出現一高一低的虎鯨背鰭,經比對特徵研判為1公1母,以穩定速度沿固定方向游動未停留或改變路線,船組人員見到虎鯨後,採低速航行與虎鯨保持平行距離,友善觀察長達30分鐘;另艘賞鯨船則看到1對虎鯨母子。
沒想到驚喜不只如此,花蓮外海昨天清晨更罕見出現約20至30隻成群的朗氏喙鯨,多羅滿賞鯨分享鯨種特性指出,朗氏喙鯨像是「深海的詩人」,說話輕、呼吸短卻句句成謎,大多數人終其一生只能在書裡、夢裡碰見牠們的名字。
呂世明表示,虎鯨在東部海域並不常見,上次觀測紀錄為2022年6月;花蓮外海曾出現1至2隻朗氏喙鯨,次數非常少,據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資料指出,朗氏喙鯨活體很少在海面出現,大多為擱淺被發現,活體觀察紀錄相當少,這次罕見在海上看到成群出現,「真的太驚喜了!」
他笑說,1日出現的虎鯨看到船隻基本上就是快速下潛、移動、不互動,但昨天成群的朗氏喙鯨竟在船頭共游,研判可能因數量多,「彼此相互壯膽吧?」
呂世明指出,花蓮海域最近頻頻見到許多大型鯨種,包含抹香鯨在內,且數量跟機率較過去多,研判與氣候變遷造成海水溫度上升,或近年愈來愈少人出海有關,將持續與研究團隊透過科學方式調查大型鯨種頻現蹤的原因及海下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