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 清除棘冠海星挨批 海保署:尊重
民間獵捕量多於官方

澎湖七美海域棘冠海星異常聚集,有民間團體主動出面懸賞獵捕,1天就收購180隻,但海洋保育署2天來僅清除44隻,數量相差約4倍,提出示警的澎湖海洋保護志工隊長陳盡川痛斥「遲鈍、無知、怠惰」。海保署2日回應,已完成重點區域調查與初步清除作業,並擬定監測移除計畫草案,針對民團的指控則強調「尊重各界不同的觀點與期待。」
海保署5月25日接獲澎湖縣水域遊憩活動商業同業公會通報,6月2日、7日委託在地潛水業者展開2次調查,範圍涵蓋8條樣線、總面積達4000平方公尺,共發現47隻棘冠海星,密度已達警戒標準。
海保署6月18日清除32隻,19日受浪況影響提前結束作業,但仍清除12隻,共計44隻。但後續寶雅國際有限公司與澎湖縣水域遊憩活動商業同業公會合作,由民間主動出擊獵捕,在七美設立窗口,每隻海星以新台幣300元價格懸賞收購,1天收到180隻棘冠海星,超過海保署4倍。
陳盡川批評,海保署清除七美的棘冠海星的作為虎頭蛇尾,當時海委會主委管碧玲、海保署長陸曉筠都曾宣示,但之後毫無方向,處理態度消極,直斥台灣的海洋生態環境保護管理是由一群遲鈍、無知、怠惰的人在操縱,台灣海洋怎會有希望?
海保署昨回應,可以理解民間團體對珊瑚礁生態保育的高度關切,也尊重各界不同觀點與期待,目前已完成重點區域調查與初步清除作業,並擬定監測移除計畫草案,7日將會同澎湖縣政府、內政部國家公園署等單位開會討論短期應處方式,以及中長期監測移除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