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03丁上程/台北報導

以人為本 北市府今年將拆3天橋

image
台北市政府去年底拆除新生和平天橋,引發民眾抗議導致拆橋時間延宕,市府預計今年將再拆除3座國小附近的天橋,市長蔣萬安要求相關局處拆橋前要妥善與民眾溝通。圖為新生和平天橋拆除工程。(本報資料照片)

 為撕去行人地獄標籤,打造以人為本的交通環境,台北市政府去年底拆除新生和平天橋,今年預計將拆除興雅、銘傳及三興國小3校旁的天橋。台北市長蔣萬安表示,天橋是早年「以車為本」的產物,但現在必須是「以人為本」,因此逐步拆除天橋,絕對是正確方向,他要求局處在拆除天橋前,要妥善與當地民眾溝通,蒐集各方意見之後做適當評估。

 市府去年底拆除新生和平天橋時,未與當地民眾有完善的溝通,甚至引發抗議,導致拆橋時間延宕,由於今年預計再拆除3座天橋,皆是位於國小旁邊,包括興雅、銘傳及三興等3所學校,蔣萬安在本周市政會議中要求,在拆除前相關局處必須要充分與民眾溝通,要把學生家長、當地里長和商圈自治會納入考量。

 蔣萬安也建議,若要說服民眾,必須要有實際的數據,因此北市新工處在拆除天橋前,必須要先經過一段時間的監測,提出數據讓地方民眾了解天橋的實際使用狀況可能沒想像中來得高,這就會是重要的說服指標之一。

 他強調,過去所以會架設天橋,因為是「以車為本」的角度做出發點,讓開車族有用路優先權,行人必須走天橋,但現今必須要在「以人為本」的觀點下規畫道路與人流動線,再加上高齡化社會來臨,要照顧到各年齡層和身障朋友的權益,所以逐步拆除天橋,絕對是正確的方向。

 蔣萬安也提醒相關局處,未來在評估是否拆除天橋時,除了行人通行的安全、天橋結構耐震強度等因素外,北市交通局也要預先模擬天橋拆除後的人流動線,比如今年要拆除的3座天橋因為鄰近學區,學生通學行經動線、家長接送區域等都要納入考量範圍。

 至於台北市內仍有多個具不可取代性或有紀念意義的天橋,蔣萬安也要求新工處,仍要注意橋梁養護、結構檢測評估和維修補強,一定要確實執行,確保民眾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