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04陳君碩/台北報導

台商螞蟻搬家 陸企打墨西哥牌

多元變通 零組件拆分再組裝 收購外國品牌

image
美越達成關稅協議,設下「防洗產地」條款。資深大陸台商會長指出,分散關稅成本,「螞蟻搬家」會是變通方式。圖為達新越南工廠。(達新提供)

 美國與越南談成關稅協議,其中對轉口貿易的關稅達40%,衝著「洗產地」而來,資深大陸台商會長指出,如果越南執行不那麼嚴格,「螞蟻搬家」會是個變通方式,可把零組件拆分再組裝,用不同方式報關進口,分散關稅成本。大陸財經媒體則點出,「中國造+墨西哥製+美國賣」,可能成為新興替代路徑,同時企業也要多區域布局,或收購外國本地品牌,讓中國企業加速從「借船出海」轉向「造船遠航」。

 大陸全國台企聯榮譽會長丁鯤華3日受訪表示,大陸輸出越南的重要零組件,有6成屬於電子零組件,由越南在當地重新組裝加工,40%轉口貿易關稅若實施,對越南經濟打擊很大。若越南嚴格執行美國要求,損害最大的是自己,因為越南很多高附加價值產品輸往美國,都是依靠大陸的原物料,越南只處於產業鏈後端。

 「中國人和越南人都很聰明」,丁鯤華指出,若越南不願意嚴格執行美國要求,「螞蟻搬家」會是個可能變通方法,即把零組件再拆分,譬如一個零組件被分成三個,用不同方式去報關進口,以商業技術方式,分散和規避關稅成本。

 丁鯤華表示,越南有許多台商已經習慣使用大陸的資金和原物料,面對不穩定的關稅政策,以及接下來美國對大陸301關稅豁免延長至8月底,也是個重要節點,台商會先觀望一段時間。

 大陸財經產業新媒體3日刊文分析,中國紡織服裝業將首當其衝,關稅導致生產成本暴漲近半,品牌商可能被迫漲價並轉嫁給消費者或轉移產能。此外,電子產業同樣面臨重創,對於在越南布局的中國電子企業造成雙重打擊,既面臨轉口路徑受阻,又遭遇在越生產成本上升。

 文章提出「中國造+墨西哥製+美國賣」的替代路徑,以假髮企業為例,通過在墨西哥完成縫製、造型等「實質性轉化」,將出口美國的關稅從40%降至5%;又或者採多元區域布局,譬如在泰國、越南、墨西哥等地建設製造體系,並收購本地品牌、融入本土銷售管道與服務網路,形成「研發+產能+品牌銷售」的出海體系,讓中國企業加速從「借船出海」轉向「造船遠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