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07黃琮淵/台北報導

央行祭T+1防炒匯 外資批管過頭

找外資保管銀行「喝咖啡」 堵禿鷹停泊炒匯 遭轟「類外匯管制」、影響投資

image
央銀為阻升新台幣疲於奔命,將對不買股、只炒匯的外資祭出「T+1」措施。此舉遭外資圈反彈。(美聯社)

新台幣升勢難抑,中央銀行為阻升新台幣疲於奔命,將拿外資開刀,預計本周找四大外資保管銀行「喝咖啡」,對不買股、只炒匯的外資祭出「T+1」的配套規定,也就是外資賣股後隔天就需結匯,以防堵停泊炒匯,不過此舉已引發外資圈反彈,認為全球央行沒有類似的要求,央行此舉形同「類外匯管制」。

 新台幣自4月以來強勁升值,升勢居主要亞幣之冠,4日收在28.931元。央行為阻升新台幣只得狂買美元,致近3個月外匯存底大增超過200億美元,6月底餘額逼近6000億元,除盤中真槍實彈進場干預,近期把政策目標瞄準扯後腿的外資,要拉高外資炒匯難度。

 央行外匯局局長蔡烱民表示,會持續與外資保管行溝通,要確保外資匯入就是要投入股市,賣股後也要立即匯出,目標是希望讓新台幣匯價維持穩定,本周將與四大外資保管行開會,了解部分外資買賣台股,但資金進出規模不一致等情況,並討論配套措施。

 現行外資匯入買股類似「報備制」,資金匯入台灣後,可視情況投入台股,賣出後也沒有硬性規定要立即匯出。有外資抓住這漏洞,匯入後就停泊在新台幣帳上,對於央行詢問為何不買股,常以「價位沒到」搪塞,等到新台幣升值之後再匯出,藉此賺取匯差。

 央行目前規畫,對於自我管理能力較差,也就是過去有「炒匯不買股」記錄的外資,祭出「T+1」措施,換言之,今天買股票,明天才能結匯,反之今天賣股票,明天就須結匯,確保每筆錢都投入台股,而非只是炒作台幣,目標是希望讓台幣匯價維持穩定。

 不過這個構想已引發外資圈反彈,投銀主管說得直接,台灣證券交割就是「T+2」,買股後再匯入款項可以接受,但賣股後也要2個交易日才能拿到交割款,「交割款入帳後再行結匯有什麼問題」,認為央行此舉管過頭,且已有類外匯管制之實,不利吸引外資投資。

 央行官員對此表示,台灣是小型經濟體,資金頻繁出入會影響匯率,「T+1」是希望外資能按照資金匯入目的投資,且現行交易實務可以約定指定日期交割,當日交割或隔日交割皆可行,但就是要有「結匯」這個動作,不過仍會與保管行溝通,聽取各方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