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07 陳立誠

八月核能公投應投贊成票

image
(圖/民眾黨高市黨部提供)

 8月23日將舉行第三次有關核能的公投。本文回顧前兩次核能公投結果並預測此次公投結果。

 第一次核能公投為「以核養綠」公投,目標在於廢除法定非核年限。該次公投於2018年11月與地方公職人員九合一選舉同時舉辦。「以核養綠」公投以6成贊成票通過,廢除電業法第95條第1項所規定之2025年非核家園年限條文。當天同時舉辦的十大公投結果都符合藍營主張,執政的民進黨大敗虧輸。

 公投通過並不容易,要跨過兩個門檻。一為同意票要多於不同意票,二為同意票要超過有資格投票者總額的四分之一。公投通常有政治義意,選民會因政黨取向投票。但台灣藍綠選民人數相當,同意票、不同意票不易有壓倒性的優勢,表示投票人數要將近5成公投才會通過。

 2018年公投通過的原因是當天同時舉行選舉。凡有選舉,民眾都有較強動機出門投票支持合於本身政治理念的候選人,投票率必然過半,同意票6成,自然超過有資格投票者的四分之一。

 2018年公投結果民進黨政府嚇破膽,決心「沒收公投」,最簡單的方式就是將公投與選舉脫勾,目的在於壓低投票人數。民進黨果然在2019年修改公投法,將全國性公投與選舉脫勾,每兩年投票一次。

 第二次核能公投為「核四商轉」公投,目標在於重啟核四。公投於2021年12月舉行,當天舉辦了四大公投,另三個公投為反萊豬、護藻礁與公投綁大選三案。果然一方面投票人數不足,另外反對票尤略多於贊成票,公投未通過。

 如今第三次核能公投為「核三延役」公投,目標是恢復核三運轉。此次公投與之前公投由不同管道提出。以前為民眾連署,此次是由立法院提出。此公投案於5月20日在立法院院會三讀通過,主文為:「您是否同意,第三核能發電廠經主管機關同意確認無安全疑慮後,繼續運轉?」

 此次公投在這種氛圍下,除非目前到投票日之前有任何重大事件,因投票人數不足,贊成票很可能不足以達到有資格投票者的四分之一。雖然公投未通過,其結果對政府施政不會構成限制,但贊成反對比例仍會被認為是某種程度的民意測驗。

 隨然個人預測此次公投難以通過,不會對政府施政構成限制,但雙方票數多寡對政府未來動向難免造成影響。任何擔心電力供應安全的民眾都應利用此次公投機會投下贊成票,增加核電延役機會,增進台灣供電安全,降低未來斷電缺電危機。未來全球競爭大局聚焦於人工智能,但人工智能是用電怪獸,台灣不應因電力不足而在全球競爭中被淘汰出局,期盼全國民眾做出正確選擇。(作者為台灣能源部落格版主、前吉興工程顧問公司董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