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08 華健

詐遍全台誰來救

直言

image
(圖/民眾提供)

 十年前對岸媒體報導的「台灣最美麗的風景是人」,曾經是讓台灣人感覺很好的一句流行話。但日前,豐原全家被詐騙釀成五口滅門,讓人不禁要問:這社會給人的希望,還剩多少?若再看到其餘像是,律師帶領盜領1.4億獨居者遺產這類,已成為日常,只差沒出人命的「奇案」,又不禁想起另一句流傳話:國家怎麼變成這樣?歸納共同病原:錢。

 台灣社會雖已豐衣足食,錢,卻成了更大社會危機的根源。如此變遷警醒掌權者的是,富裕時代亟待帶領全民,重新建立能清楚判斷是非善惡的核心價值觀。而務實推動「有禮」的社會,更是當務之急。

 子貢問:「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孔子回答:「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其實早在1980「台灣錢淹腳目」的年代,政府便推動建立「富而好禮的社會」。當年的教育政策,從小學開始就強調倫理建設,具體而微傳承中華文化,發揚固有道德。許多民間組織的成立,也都以發揚傳統倫理道德為目標。

 依目前賴總統擔任會長的中華文化總會(簡稱文總)官網:文總於民國57年推出《國民生活須知》。這套須知在於「使國民生活在固有文化四維八德之薰陶下,使中外人士均能體認我為禮儀之邦。」

 當今台灣詐騙猖獗,固然急需藉由司法,修補社會安全網,以強化社會韌性,但筆者仍需強調,社會安全的根本,不在司法。司法畢竟是不得不然的,最後一道防線。

 社會安全要靠台灣人的好心,以及政府透過掌握的行政管道與資源,去積極落實。追求建立富而好禮的民主社會,本應是當今政府團隊的總施政理念。懇請賴總統率領,從大造勢回防坐鎮文總,搶救台灣社會,重新團結台灣。(作者為國立海洋大學名譽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