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09呂昭隆、崔慈悌/台北報導

國安局長參與談判 專家:充滿違和感

image
賴清德總統7日深夜與正在美國的經貿談判團隊視訊通話,美國端為: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中)、駐美代表俞大㵢(左一)、國安局長蔡明彥(右二)、總談判代表楊珍妮(左二)。(總統府提供)

 國安局長蔡明彥赴美參與對等關稅談判引發議論,據了解,蔡加入談判團隊是因賴清德總統指示國安局同時啟動台美戰略溝通,亦即提醒美方不能只著眼台美產業個別影響,也要考慮該產業對美國供應鏈和戰略的重要性,列入互惠籌碼整體評估。

 總統府昨日公布賴清德總統7日深夜與遠在華府的談判代表團視訊會議,成員中竟出現與經貿事務較無直接關係的國安局長蔡明彥,外界相當好奇。

 中華戰略學會資深研究員張競表示,情報社群研析作業向來重視「出席政治學」,作為判斷涉入決策過程當事者具體證據,但賴總統與關稅談判團隊緊急會議,主管外交、經濟、財政金融、國民健康與糧食安全等事項的部會首長未現身,對比賴指示「維護國家及產業利益,維護國民健康及糧食安全」四大核心任務,令人難以理解其中理則關係。

 張競另指,反而是主管國家情報體系實際作業操盤的情報頭子卻在視訊會議中現身,檢視政府多次對外公開的談判團隊成員,從未提到國家安全局局長涉入其事,此時公開露面,不但充滿違和感,更讓民眾無法理解賴政府對美談判任務分工與運作模式。

 戰略學者蘇紫雲則認為,國安局長加入談判團隊,一方面充實團隊政治經濟、科技安全的專業諮詢,另方面也是與美方就我國反滲透政策、私部門的營業祕密保護、中共科技竊取與反制等經濟情報議題交換意見,雙方強化互信有助關稅協商。

 蘇紫雲說,由川普政府所關切事務及近年美國《國防授權法》(NDAA)可推估,應是考量中共對台經濟脅迫、科技管理、反滲透作為等經濟安全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