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貨效應 上半年對美出超額贏陸港
出口創3新高 外媒憂全球將陷漫長萎縮期

拉貨效應持續發酵,財政部公布6月出口金額達533.2億美元、年增率33.7%;第2季出口額1537.1億美元,年增率34.1%;累計上半年2832.6億美元,年增率25.9%,3大出口額皆創歷史新高。財政部分析,美國對等關稅緩衝期將屆,部分拉貨效應仍持續發酵,是6月出口持續創高的原因之一。
就出口市場來看,6月對美出口172.7億美元、年增90.9%,雙創歷史新高,創連續23個月正成長,也是有史以來第3長紅周期。值得注意的是,美國與中國大陸兩大經濟市場出現挪移現象,上半年兩者出口占比皆27.9%,已經並駕齊驅。就歷史同期來看,陸港創24年新低、跌破3成;美國則是創33年新高。就出超來看,上半年整體出超額557億美元,對美出超就達到552億美元,並是自加入陸港統計以來,美國出超規模首度超越大陸,成為台灣最大出超地區。
與其他經濟體比,今年上半年台灣出口年增率逾2成,遠優於香港的16.1%、新加坡8.2%、中國大陸6.0%、美國5.3%、日本的4.1%,韓國則幾乎持平,不僅是亞洲四小龍之首、也是主要國家表現最優。
財政部原本評估美國關稅豁免期,預期到7月初拉貨潮可能會趨緩,不過目前情境有些變化。美國總統川普公布14個國家關稅,並將對等關稅90天暫緩期延至8月1日,目前情況又有一些變化。
財政部表示,7月還是有一些拉貨效應,加上電子零組件與資通訊產品6月進口年增率皆超過3成,並且持續拉高,以此來看7月並不悲觀,預期出口額在459到479億美元,年增率15到20%。
外媒報導,拉貨期一過,全球出口將出現異常漫長的萎縮期,對川普實施對等關稅後,台灣出口是否衰退、衰退期多長,財政部指出並無預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