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美元化 李長庚:非一朝一夕
歐元、日圓、英鎊、人民幣 未成氣候

美國總統川普新關稅「開獎」,台灣未在首波公布關稅名單之列,而新台幣快速升值,一度看到28元字頭,企業、投資人心情忐忑不安;國泰金總經理李長庚9日出席「2025國泰永續金融暨氣候變遷高峰」論壇受訪時表示,新台幣也曾升到25元,認為「去美元化」非一朝一夕,可能是長期過程;面對關稅、匯率雙重打擊,李長庚對台灣企業適應力很有信心。
新台幣暴升,讓「去美元化」成時事話題;李長庚反問,去美元化要用什麼貨幣來替代?目前看起來歐元、日圓、英鎊、人民幣等都尚未成氣候,難以取代美元,且美元資產提供的報酬仍高於其他幣別,當全球投資人選擇美元時,即造就美元霸權的形成。
李長庚進一步指出, 美元霸權形成已久,企業海外美元資產部位大,美元武器化產生政治鏈的風險,未來可能會降低被美元影響的程度,但它會是一個較長期過程,不是一朝一夕就發生,因此,只要是長期的狀態,企業就有足夠時間做因應。
新台幣歷經25元、27元甚至35元,金控旗下的壽險公司是長期資金,視匯率上下波動為日常,不是馬上變現成資金,實質影響不大,此外,台灣有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制度,可以用準備金方式來沖抵外匯短暫劇烈變動以及對財報的影響。
美國對台灣關稅談判結果即將出爐,李長庚認為,不論關稅最終結果為何,短時間內會讓產業受到衝擊,但台灣企業適應力、創新力、競爭力表現非常好,對企業能順利過關很有信心。
李長庚表示,關稅問題不是台灣獨有的問題,趁這個機會讓產業AI、科技化,或許能有更大的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