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討4千億美元投資 美韓談判卡關
韓媒報導 美同步施壓開放農產市場

韓國面臨25%對等關稅,正加緊對美談判。《朝鮮日報》16日報導,美方已正式要求韓國設立規模高達4000億美元、 約新台幣11.8兆的「製造業強化合作基金」,支持製造業赴美生產,韓國政府為籌措資金陷入苦惱。美方亦同步施壓韓國開放農產市場,引來業界強烈反對。
設立對美投資基金原是日、美關稅談判時,日本率先提出。《金融時報》5月報導,軟銀會長孫正義向美國財長貝森特提議設立基金。最初提議3000億美元,後增至4000億美元。
本月初韓美關稅談判在華府舉行時,美國要求韓國比照日本設立「對美投資基金」。該基金將用於支援韓國企業赴美建廠、擴產及投資合作夥伴,以振興美國製造業,並鞏固韓企在美布局。美方此提議,為新增要求,被視為談判的重大轉折。
據悉,韓美雙方已在7日、10日兩度就設立基金,深入討論。韓方人員透露,韓國已備妥農業和數位領域的一系列提案,但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只關心對美投資基金,由於要求金額頗高,談判一度觸礁。
韓國內部對美方的新增要求,產生激烈爭論。《朝鮮日報》稱,由於日韓對美貿易逆差金額接近,美方要求韓國也設立規模相當的4000億美元基金。4000億美元已超過韓國年度預算的8成,引發財政負擔的憂慮。韓國政府15日已進行內部磋商,但他們擔心出手若大不如日本,可能影響對美談判。
美方亦持續施壓要求韓國開放農產市場,包括進口米、基改作物、30個月齡以上美牛,以及放寬對蘋果、藍莓等水果的檢疫限制。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通商交涉本部長呂翰九表示,韓方須在農業進行「戰略性調整」以保護敏感領域。他認為,美國對韓國農業的非關稅壁壘略有微詞,並不意外,降低壁壘也有助提升韓國競爭力。《中央日報》解讀,呂暗示可在農業讓步,以換取半導體、汽車等核心產業的關稅減免。
儘管韓方強調,不會為了趕進度犧牲國家利益,但跡象顯示政府正積極評估方案,以期在截止前提出折衷對策。學界認為,若能提供規模適中的基金與開放部分農業,或可緩和緊張局勢,並協助韓企拓展美國市場,在產業鏈重組中占據有利位置。
不過,農業團體卻憂心忡忡,全羅北道長水郡等蘋果產地已有抗議活動。也有業界人士警告,若政策導致資本與製造業基地轉移海外,恐進一步加速「產業空洞化」風險。(相關新聞刊A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