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19張睿廷/選戰觀察

蕭美琴會外媒 緩解執政亂流

image
副總統蕭美琴(中左)18日出席台灣外國記者會。(總統府提供)

 台灣當前正處內憂外患之際,經濟有對美關稅壓力、半導體產業出走疑慮,政治則陷入朝野對立泥淖,兩岸情勢緊張升溫。賴清德總統此時全力衝刺大罷免,團結十講還被戲稱為災難十講,連颱風勘災都能惹議。昨天副總統蕭美琴與台灣外媒座談,暢談兩岸與國際局勢,在大罷免緊要關頭,試圖將過去幾周政府面對的亂流拉回正軌,為大罷免穩住情勢的意味濃厚。

 美國針對晶片產品徵收關稅,4月起即成台灣政經焦點,企業與民眾高度關注。但民進黨政府語焉不詳,始終只有一句「仍在磋商」,民間焦慮萬分,然行政資源與政治能量卻全面投注於大罷免。7月,亞洲主要經濟體關稅清單紛紛公布,唯獨台灣仍空轉,社會不滿情緒也隨之升高。

 關稅未解,總統忙著四處宣講,場場惹議。藍營政治人物都譏諷「拜託」他繼續講下去,形同助攻對手,直到民進黨內部、綠營媒體與側翼輿論接連示警,宣講才稍見收斂。未料賴清德近日南下視察災後搶救又踢鐵板,遭災民當場怒批,再度失分。

 在執政黨陷入國內外政經泥淖時,蕭美琴與外媒侃侃而談,指我方政府的軍事改革著重於強化裝備、人力素質與作戰準則,並強調「國防預算已達歷史新高」;談及兩岸政策時,她強調我國始終堅持和平穩定承諾,不尋求衝突,也不會挑釁,並將持續強化與全球夥伴的合作,打造安全、民主、創新且包容的台灣。

 賴清德口口聲聲高喊團結,但幾次發言反讓人感覺在操作對立,蕭美琴在說明「國內挑戰」時,聚焦台灣真實處境,包括高齡化、少子化與世代公平議題等我國未來將面對的結構性挑戰。蕭美琴的談話,強調對內回應民間期待,對外傳達和平立場,不難看出這場座談,頗有意要把這幾周總統點的火澆熄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