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發1萬傳聞滿天飛 綠澄清 政院尚未決定

在野黨通過特別條例要普發現金1萬元,不過行政院長卓榮泰17日表示,他內心陷入天人交戰,外界解讀恐不執行普發現金,引發熱議;民進黨立法院黨團幹事長吳思瑤18日受訪強調,法案還在立法院根本還沒送到行政院,行政院沒有做出不發的決定,黨團尊重行政院對法案後續處置。
吳思瑤表示,行政院長要向下一代舉債借錢發現金,執政黨當然要再三的思量,且在野黨超徵1.8兆元非事實,閣揆已說明國家目前所剩餘的可支用歲計賸餘只剩336億元,其他都已用於還債以及法定指定用途,完全無法滿足藍白普發現金所要增加的1450億元支出,所以必須舉債1014億元。
吳思瑤反駁在野黨主張國家實徵收入超過1.8兆,她說,因為還有許多法定支出。若要討論超徵議題,各地方政府總計有2804億元超徵,單以台北市為例,2024年就有539億累計賸餘,以台北市245萬人口計算,可以1人發放2萬元,民進黨不主張有累計賸餘就發現金,因為國家有建設措施,這是對於財政紀律控管非常差示範。
外界認為普不普發現金恐衝擊大罷免,中國文化大學廣告學系專任教授鈕則勳認為,藍營堅持普發現金1萬元並強勢推動,確有利基,國民黨日前就以民生議題作為反罷主軸戰略,普發現金作為重要戰術當能呼應主軸,同時也能搭配之前通過的「還假於民」強化顧民生的印象,凸顯民進黨拚政治、搞鬥爭的負面形象,有助拉攏顧經濟的中間選民投下不同意罷免票。
不過他也認為,綠營反對普發現金也建構其論述,即「需要舉債才有辦法支應,債留子孫實屬不當,將擴大國家財政負擔」,仍能對其支持者及中間選民表明立場,和藍營論述分庭抗禮,政院對此提覆議或釋憲,只要給在野扣個不顧財政、想收買不同意罷免票的帽子,仍能反手操作為罷免添柴加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