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20林郁平/台北報導

什麼都能騙 WeChat居冠82件

情趣用品業、公益團體都被詐團冒名

image
刑事局公布今年第2季詐騙案高風險業者,以WeChat發生82件居冠。(刑事局提供/林郁平台北傳真)

 「解除分期付款」詐騙老哏歷久不衰,詐團不斷假冒各種業者對消費者行騙,刑事局19日公布今年第2季高風險業者,通訊軟體微信WeChat不僅首度入榜,還以報案82件居冠,其他包括情趣用品業者、公益團體等,令警方搖頭大嘆「真的是什麼都能騙!」

 刑事局統計,今年4至6月接獲民眾報案、遭詐團冒名的業者前5名,依序為「WeChat」82件、「營養師輕食」75件、「愛的蔓延情趣用品」21件、「伊甸基金會」20件及「Merry Meet」15件。

 警方更首度發現微信遭詐團冒名利用,且在5、6月間達到高峰。警方表示,歹徒會先撥打微信使用者手機,佯稱微信客服並聲稱「微信支付結匯發生問題,稍後會有銀行人員致電協助解決」。

 刑事局打詐官警說,不論是假冒何種業者,這種「解除分期付款」詐騙手法都是歹徒先駭入業者系統資料庫,竊取消費者姓名、電話及消費資料等個資,再假冒業者客服致電民眾聲稱「工作人員操作錯誤、誤設分期付款、連續扣款、誤設會員等級、設定成團購訂單、登記為批發商或駭客入侵」等,詢問民眾銀行資料,並告知稍後銀行會致電聯繫,進而假冒銀行人員要求民眾操作ATM、網銀匯款、購買遊戲點數或虛擬貨幣來解除設定。

 刑事局表示,已發函通知每周被害件數逾5件的疑似個資外洩業者,並提供防制詐欺作為自評表,建議高風險業者在官方網頁明顯處加註反詐騙警語、標明客服專線及客服時間、延長客服時間至晚間10時等;民眾若接獲自稱是某業者客服電話,務必冷靜求證,降低被騙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