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制不改 球后一人扛罪成祭品

台灣師大女足隊抽血爭議延燒多日,前教練周台英23日被中華足協紀律委員會註銷教練證並判罰終生不得參與足球事務。然而本案已暴露校方研究程序與國科會監督的眾多疏失,迄今卻僅周一人遭到重懲,也有呼籲「不要就這樣算了」的聲音,包括共同計畫主持人陳忠慶的責任歸屬,以及更大的結構性問題,都要查清楚進行改革,否則「亞洲球后」只是扛下所有罪的止血祭品。
周台英是台灣成就最輝煌的女足球員,國立體大教授陳子軒表示,一個周台英的「足球死亡」,數十年累積的球員與教練資歷毀於一旦,無疑是台灣足球的巨大損失。但目前的事態發展,令人難以感覺到「遲來正義」的欣慰,反倒有過往諸多「鬼故事」結局的既視感。
陳子軒強調,周台英只是整件事最前端的執行者而已,最終卻可能是受到最嚴厲懲處的人,從解聘到註銷教練證,都是師大、足協可預見的處理。但若本案就此止血,周等於只是扛下所有罪的祭品,其他更大的結構問題依然存在。
陳子軒點出,讓運動專業人員過度依附高教體系之下,看似是「照顧」運動員的政策,讓他們以運動成就「交換」學位,但他們進入高教體系後,卻需要按照學術界的升等、評鑑的遊戲規則,間接造成了這樣「報隊」的論文產製方式。
足壇人士認為,抽血案周固然要為霸凌行為負責,但她並沒有執行研究的能力,相關研究案暴露出設計、審查等諸多疏失,都由她受罰有欠公允,希望檢調「向上」查明真相。否則體制不改,即使把李洋這樣的奧運金牌運動員聘入高教體系,也只是迫使他們接受這套遊戲規則,淪為體制下的犧牲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