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來儀籲川普頂住壓力 而非屈服
參議員促回頭是岸

外媒報導,美國川普政府阻止賴清德總統過境紐約市。對此,亞洲政策專家莫里斯認為,川普2.0政府在台灣問題上採取的「首個具體舉措」令人憂心。德國馬歇爾基金會印太計畫主任葛來儀也說,川普應頂住中國壓力,而不是選擇屈服,「川普若釋出美台關係某些方面可拿來談判的訊號,將削弱對中共的嚇阻,讓習近平更有膽量在台灣問題上施壓,要求做出更多讓步」。
《金融時報》引述葛來儀說法,美國的決定顯示,「在美中談判持續進行、並著手規畫可能舉行的川習會之際,川普希望避免激怒北京。」民主黨參議員金安迪發文說,「拒絕賴清德總統過境,這打破了美國兩黨長期共識,並向北京發出了魯莽且令人深感不安的訊號,彷彿我們與台灣的夥伴關係可以拿來談判。」
他接著說,「美國的領導力如今備受質疑,這從川普對烏克蘭、北約盟友及其他關鍵夥伴上的反覆態度就能看出。我敦促川普回頭是岸,採取兩黨歷任總統都曾做出的立場,並請求國會同僚一起響應這項呼籲。」
雖然川普的決定招致華府挺台人士擔憂,但美媒《大西洋月刊》報導提到,作為川普國防政策圈裡對中鷹派策士,美國防部政策次長柯伯吉主張,美國須傾一切資源掌控西太平洋,全力阻止中國爭奪全球主導地位。
柯伯吉希望美國軍事重心轉向亞洲,意味著美國將放棄歐洲和中東。而在某種程度上,柯伯吉也代表共和黨內部發生的轉變,其主張正深刻地影響華府的戰略決策。川普已不再將美國定位為冷戰後秩序的捍衛者,而是轉向為直接影響美國本土的威脅保留資源,而中國正是美國面臨的首要威脅。
報導認為柯伯吉的主張,無疑將台灣擺在美國國防戰略核心。他認為,美國主要地緣政治目標應是嚇阻中國犯台,但若嚇阻失敗,就應該保衛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