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蘭失智整合照護系統 領先全台
疑似階段即啟動通報 將個案歸戶、追蹤服務歷程

面對高齡化與失智症可能帶來的衝擊,宜蘭縣政府創全台之先設立「失智整合照護系統」,從疑似失智階段就啟動通報、歸戶與跨單位整合,打破傳統各自為政的限制,讓失智症照護流程更早開始、有追蹤力也更具實效。
根據內政部戶政司全球資訊網資料,宜蘭縣進入高齡化與高齡社會速度,雙雙比全國平均提早3年,去年全縣已有高達50%鄉鎮提前邁入「超高齡社會」,即65歲以上人口占比超過2成,同時失智人口也持續攀升,從2020年6605人到去年增加至7677人,成長曲線未見趨緩。
縣府衛生局指出,高齡化與失智海嘯帶來的不僅是醫療與長照沉重負擔,若未及早發現、治療與提供支持,不僅會加重經濟壓力,還會衝擊家庭與人權,照顧失智者的家庭成員長期處於高壓狀態,經常成為被社會忽略的「隱形病人」。
宜蘭首創推動整合照護模式,從疑似階段就開始介入,當社區醫療、衛生所、長照據點等發現疑似個案,即可透過系統通報並由衛生所啟動整合流程,將個案歸戶、追蹤服務歷程,同時結合公衛人員、醫師、長照人員、身心障礙需求評估人員,共同提供個案所需的整體照護。
衛生局表示,宜蘭也同步打造「失智照護資源地圖」,讓民眾清楚知道服務的地點與方式,藉系統化通報轉介流程,精準找出社區中潛在的失智族群,以更低門檻、更人性化方式提供協助。
此外,縣府在偏鄉地區推出的「愛記憶免費交通車服務」已持續運作3年,協助個案安全就醫診斷,去年6月統計,宜蘭失智未失能服務涵蓋率高居全國第1,顯示在制度落實與實務執行上的高度整合與成效。
衛生局強調,從制度建構到實務落地,宜蘭的目標不只是「照顧」,更要打造失智友善城市,讓記憶的陪伴與支持從社區開始深入每個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