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怖情人警訊 控制欲、缺同理心
交往時應設界線 不夠了解勿同居

北市信義區日前發生公關遭男友割喉案,讓「恐怖情人」議題再次浮上檯面。精神科醫師提醒民眾,認識初期多觀察,不要急著投入,並且留意控制欲、情緒起伏大、缺乏同理心等警訊。交往時應設立界線,不夠了解時,別急著同居或發展過於深入的關係,給自己足夠的時間。
精神科醫師楊聰財表示,認識初期多觀察,不要急著投入,應多方了解對方背景,不要只聽對方說,可透過共同朋友、社群媒體等管道,了解對方的交友圈、工作狀況、家庭等。另外,也要留意對方是否情緒不穩定、容易暴怒、對人對事態度是否偏激、是否控制欲強、是否常說謊或誇大其詞。
楊聰財指出,若對方對你的行蹤、交友、穿著等都想掌控,甚至要求你遠離朋友或家人,就是強烈控制欲的表現;經常因為小事暴怒、摔東西,或是情緒化地威脅、恐嚇,則表示情緒起伏大、難以控制。
另外,說出貶低、羞辱、威脅的話語,或是有推擠、拉扯等肢體上的不當行為時,則要留心對方可能有言語、肢體暴力;無法理解或尊重你的感受,對你的痛苦無動於衷,則意味著缺乏同理心;要求生活以他為中心,無法獨立生活或思考,只考慮自己的感受,則表示對方過度依賴或自私。
對待他人的態度,往往能反映真實的品格。楊聰財提醒,不妨留意對方如何對待服務生、計程車司機、親友等,也可試著從對方口中,或透過旁人了解過往感情經歷。在不夠了解之前,不要急著同居或發展過於深入的關係,給自己足夠的時間觀察。
楊聰財表示,在感情中,應設立明確界線並堅守原則,當對方出現危險訊號時,不要因為一時的心軟或害怕而妥協,這只會讓對方得寸進尺。一旦發現有恐怖情人的傾向,務必告知你的家人、朋友或信任的師長,讓他們知道你的狀況,可保留證據,必要時報警處理。分手後徹底刪除對方的聯絡方式,包括社群媒體,避免對方有機會持續騷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