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03林周義/台北報導

強迫症作祟 資優生考卷寫不完

image
大眾熟悉的強迫症表現是反覆洗手、確認門窗、怕髒或講究對稱,但「思考卡住」也是強迫症,只要考卷有一題不會寫,腦中就像卡住了,無法轉彎,反覆想著同一題該怎麼解、非解出來不可,導致整份考卷無法完成。圖為示意圖。(林周義攝)

 13歲的國中生小明,小學時成績名列前茅,卻在上國中後出現劇烈轉變,段考幾乎寫不完考卷,成績一落千丈,小明在家寫練習題時一切順利,唯獨正式考試就像卡關重啟,陷入極大挫敗,小明也因此出現拒學傾向,原來他並非智力不足、注意力不足,而是因強迫症,導致「思緒卡死」,只要有一題不會寫,就無法完成考卷。

 身心科醫師周伯翰指出,小明並非智力不足或是注意力不足的問題,而是具有亞斯伯格特質(現已更名為自閉光譜疾患,ASD),並伴隨強迫症傾向,關鍵問題就出在他「無法跳題」。只要有一題不會寫,腦中就像卡住無法轉彎,反覆想著同一題該怎麼解、非解出來不可,導致他無法移動視線到下一題,整份考卷便無法完成。

 周伯翰說,這種「思緒卡死」的現象,其實就是典型的強迫症狀之一。大眾熟悉的強迫症表現是反覆洗手、確認門窗、怕髒或講究對稱,但「思考卡住」也是強迫症。患者腦中可能不斷出現「我一定要想出來」、「如果沒寫這題會完蛋」、「跳過很不舒服」等強迫性念頭,導致行為僵化。在使用抗憂鬱藥物合併心理師的心理諮商後,小明的強迫症狀逐漸改善,對於學習不再恐懼,順利重返校園。

 研究估計,強迫症在一般大眾的盛行率為1.6%,但在自閉光譜族群中,合併強迫症比率可達約20%,學齡兒少特別容易因校園考試情境而被放大。周伯翰表示,當孩子一次次被誤解為粗心、拖拖拉拉,挫折與焦慮就會疊加,最後可能演成拒學、情緒症狀甚至憂鬱。

 周伯翰表示,強迫症與大腦血清素、多巴胺、NMDA系統調節有關。標準第一線治療為選擇性血清素回收抑制劑(SSRI),通常需4~8周才逐漸奏效。近期研究顯示,藥物治療輔以多巴胺阻斷劑藥物或是NMDA系統調節藥物,可以加強SSRI療效;心理面向方面,則以認知行為治療(CBT)與暴露/反應預防(ERP)為核心,協助患者降低強迫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