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造潛艦 可望採德製裝備
台積電投資設廠 德國點頭售我潛艦主機、潛望鏡

軍方可靠消息透露,台積電在德國德勒斯登投資設廠後,在「晶片外交」的互惠考量下,德國對台灣亦禮尚往來,同意售我潛艦主機與光電潛望鏡等2項重要裝備,可能裝在潛艦後續艦上,德國也同意售予我國新一代輕型巡防艦的雷達。對此重要軍事採購,軍方與台船公司均不評論。
德國是傳統潛艦製造的領先者,但國造潛艦在2017年開始設計之初,德國並不同意將潛艦的紅區裝備(重要裝備)售予台灣。據了解,國造潛艦原型艦「海鯤號」的主機目前是採用瑞典設備,潛望鏡則是由美國L3公司所製,戰系與聲納是美國廠商,另有英國等裝備,堪稱「萬國牌」。
在1980年代,海軍曾向德國採購4艘獵雷艦,分別命名為永豐、永嘉、永定、永順,由德國AR廠製造,為了保密,這4艘艦是以海洋探勘船名義為掩護購買,由中油公司出面簽署合約。
以中油名義向德國購買獵雷艦
4艘獵雷艦於1991年在左營成軍,隸屬192艦隊,但直到2002年,過了10年保密期限才正式對外公開,獵雷艦也是德國唯一售台的武器裝備,海軍早年曾規畫採購德國水面艦,但德國國會並未通過。過去數十年,軍方一直想向德國採購潛艦重要裝備,但德國從未同意。
在台積電開始規畫赴德設廠,加上俄烏戰爭後歐洲對台海安全日益關注,軍方見機不可失,在「晶片外交」互惠考量下,德國對台灣的武器裝備管制開始鬆綁,願意對台灣討論潛艦主機與光電潛望鏡(光電桅杆)的解禁可能。
晶片外交互惠 換來武器管制鬆綁
軍方與德方接觸的確切時間,研判應該是在前總統蔡英文卸任前議定。台積電在德國的投資案也一路推進,台積電與Bosch、NXP、infineon等歐商合資成立「歐洲半導體製造公司」(ESMC),投資額預計超過100億歐元,已於去年8月舉行動土典禮,目標是在2027年底前開始量產。台積電今年並宣布赴德設立研發中心。
國防部長顧立雄曾在立法院說,潛艦第一批以海鯤號為構型,先造2艘。在構型不變的情況下,國造第二艘潛艦若改用德國主機與潛望鏡裝備,內部設計勢必要局部調整,但潛艦的重量不能輕易改變,該如何調整,外界無法得知。
據了解,德國同意售我潛艦主機是MTU公司製造,包括海軍與海巡署所製艦艇有很多均採購MTU主機,因此MTU公司在台曾有代理商,但多年前曾哄抬主機與維修價格,海巡署的「台南艦」曾長達1年半還在維修,之所以修不好,主因之一即是代理MTU主機的廠商使壞,以缺貨之名哄抬價格。因此前海巡署長李仲威與海軍聯手,直接找德國原廠訂貨,避免代理廠商剝削。
輕型巡防艦採購德製雷達 簽MOU
至於光電潛望鏡,根據國安會諮委黃曙光去年初寫給美商L3公司,指責其不能依約在2024年1月準時交付潛望鏡,將造成海鯤號的泊港測試(HAT)及海上測試延期,還將導致我方與其他主要外部供應商的合約糾紛。因此在台船與L3公司不歡而散後,德國同意出售潛望鏡,也適時解決問題。
德國並同意售我新一代艦載的相列雷達。海軍輕型巡防艦建造計畫,防空型與反潛型原型艦都在進行中,將按原計畫推動,這兩型艦後續各要再造5艘,將可改為採購德國製雷達,據了解,中科院亦赴德與廠商簽訂MOU備忘錄。(相關新聞刊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