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災後蛋蛋的憂傷
輿情瞭望

根據農業部統計,目前雞蛋供應量略減於丹娜絲颱風前的產量過剩,目前全台雞蛋供應量每天12萬4000箱(每箱200顆),較丹娜絲颱風前每天12萬7000箱略微減少,但仍在平均需求每天12萬箱水準之上。29日台北市蛋商公會決議蛋價調漲每台斤2元,不過這次的價格調漲又是批發價先行,產地價再後隨,此舉再次引發養雞協會不滿。養雞協會認為過往蛋價經常低於成本,讓蛋農產一顆、賠一顆,而近期在颱風用蛋需求大增時卻凍漲蛋價,讓蛋農無法即時彌補過往的虧損。因此養雞協會揚言,下週起將自行報價產地價格。
現行雞蛋產銷價格漲跌調整,是由「中華民國養雞協會台灣蛋雞事業產銷督導委員會」召開蛋價評議委員會,召集中央畜產會、養雞協會蛋雞各組幹部、蛋雞業者、蛋商、合作社、加工業者、運銷商及學者專家等代表共同討論的,但實際運作上,雞蛋產地價及批發價格長期是由蛋商公會統一報價。
雞蛋是颱風期間最具「韌性」的食材,每次在颱風期間雞蛋的需求都會明顯大增,民眾更經常多購儲雞蛋備用,雞蛋不但可避免颱風期間因停電讓冰箱的肉品壞掉而難做菜,更可替代颱風後短期肉類漲價的蛋白質攝取壓力,因此颱風期間民間雞蛋需求高,讓蛋價連兩週調漲。
或許蛋商公會認為民眾在颱風期間儲放的雞蛋並未用完,或許認為丹娜絲颱風雖對雲嘉南及高屏地區造成重擊,但是對全台最大雞蛋生產地彰化的損害算輕微,因此養雞協會上週雖然極力爭取蛋價再上揚,但上週蛋商公會仍決議「凍漲」蛋價。
有人認為7月22日蛋商公會的「凍漲」蛋價與726的大罷免投票有關,「有人」深怕連續調漲蛋價會激發民怨,進而影響大罷免「同意」意願,因此該週「凍漲」,不過這個說法上週即被蛋商公會駁斥。蛋商公會說明「凍漲」蛋價的主因是,目前雞蛋產量仍「供過於求」,因此拒絕養雞協會上週的價格調漲訴求。既然當今雞蛋每天約有近4000箱(80萬顆蛋)的過剩,為何本週的蛋價是「不跌反漲」呢?
難道近期又有重大颱風來襲,且衝擊目標是最大雞蛋產區彰化縣嗎?難道今年各級學校暑期提早開學,學生午餐的用蛋提早備存嗎?難道鹹蛋黃的技術已提升,讓今年蛋黃酥業者的用蛋都從鴨蛋改成雞蛋蛋黃?
近期雞蛋的價格調控有「政治力」介入嗎?過往政府介入凍漲油價、電價、車票價歷歷在目,在大罷免讓政黨、社會對立的敏感時刻,蛋價的漲、跌調整更應讓自由市場機制來定價,如此才能最快的讓供需、價格獲得穩定與平衡。(作者為空大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