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轉柯南視角 看見新世界
追劇人間

身為一個死忠柯南迷,每周準時追劇、每年電影上映必衝,甚至連反覆重播都能看得津津有味,對各種劇情與伏筆如數家珍,這樣的生活模式早已成為我與柯南共度的日常。米花町的街景、角色的對話節奏、每集的破案節奏,我都非常熟悉。
那天難得有段空閒時間,我到三創晃晃,意外遇上柯南主題快閃店,像被磁鐵吸住一樣,立刻衝進去像尋寶般掃視每一件熟悉又讓人怦然心動的周邊商品。正當我沉浸在周邊商品的海洋時,餘光瞄到快閃店的電視螢幕正播放一部我從未看過的動畫廣告:《名偵探柯南 犯人.犯澤先生》。我當場愣住,心想:「這是什麼!?居然有我沒看過的柯南動畫?」身為鐵粉怎麼能錯過!回家立刻上網搜尋,發現這部動畫只有短短12集,當下決定開追。
沒想到,這短短的番外篇,就像一顆幽默又犀利的震撼彈,徹底顛覆我對柯南影集描述的世界。
過去的我總是從柯南的視角看待這個世界──偵探睿智出場,抽絲剝繭,最後正義得以伸張。然而《犯澤先生》卻翻轉了視角,把舞台交給那個總以黑影人姿態出場,讓我從他眼中重新看見這座城市的荒謬與病態。原來我熟悉的米花町,其實是一座荒謬又超現實的「犯罪之城」,主角是一位名叫「犯澤」的黑影人,懷抱著殺意獨自來到「世界頂級犯罪城市」米花町,準備執行復仇計畫。起初我以為這會是一部陰鬱沉重的黑色犯罪劇,沒想到卻是一場極具黑色幽默的「米花町求生手冊」。
首先是租房的考驗。由於命案頻繁,整座城市幾乎成了「凶宅集中地」,兇宅變成常態,非兇宅反而成了「夢幻逸品」,租金自然高得嚇人;再加上兇宅數量每日遞增,犯澤的租房之路舉步維艱。
戶籍遷入也是場鬧劇。這城市對「進來的人」極為友善,禮品送好送滿、手續超快;但當你想搬走,整個體系就變得異常繁瑣,連填錯一格資料,就得從頭來過,彷彿政府根本故意讓人搬不走吧!無法搬離的居民早已習慣每天爆炸、命案、警戒線,甚至有人乾脆認命耍廢,因為他們真心不知道自己明天還能不能活著。
更誇張的是辦駕照地址變更。整間警局人滿為患,原因不是效率差,而是所有警察都忙著辦命案,根本沒人處理庶務。就連他去便利商店打工,因為同事都是偵探,也常常為了辦案而要他代班。
城市裡充斥著騙子與扒手,犯澤的錢也在一連串悲劇中消失殆盡。為了生存,他只好找工作,卻發現幾乎所有職缺都是犯罪性質。這時候出場的,是我熟悉的阿笠博士。博士正為改良過的麻醉針尋找人體試驗者──那支針的劑量已經強到可以放倒大象,為什麼?因為毛利小五郎早已對麻醉針產生耐受性。更扯的是,城市裡隨地可見用過的麻醉針,說明了柯南的「業務量」有多驚人,完全寫實呈現「柯南走到哪,命案就跟到哪」的詭異日常,而這一切都在諷刺我早已習以為常的「柯南公式」:命案→麻醉→推理→真相。於是我開始認真思考:這個城市真的可以住人嗎?總把焦點放在柯南推理有多厲害的我,從未關心過那些「活在案件背景裡」的普通人?
更讓人玩味的是怪盜基德的角色。相較於柯南就像死神,走到哪都有命案,怪盜基德簡直成了人間希望。每當他出現,幾乎沒有人死亡,因此居民們甚至將基德視為「救世主」,每當他出現,居民不再驚恐,而是舉城歡騰。
至於犯澤這個角色,雖然滿腦子都是殺人計畫,甚至動不動就想把惹怒自己或看不順眼的人殺掉,但他其實是個心地善良、愛護小動物、奉公守法、每天認真打工的好市民。真正面對命案現場時,他的反應和普通人一樣噁心得想吐,他除了找尋仇人外,在其他方面都比偵探們還要認真上班,而且性格單純、沒有心機又直率。
整部動畫用黑色幽默揭露了本傳中從未仔細描繪的荒謬細節,透過犯澤先生的視角,對米花町這個充滿案件的城市進行了極致的誇張與諷刺,讓我在爆笑中重新看見米花町的另一面,也讓我重新思考這個熟悉又詭異的世界。
原來我過去只專注在「破案過程」、「柯南與小蘭的戀愛線」、「正義與真相」這些主軸,卻從沒想過:「我們口中所謂的正義與真相,到底是什麼?」在追求真相的過程中,是否也有某些人,失去了整個人生?那個充滿死亡與偵探的世界裡,普通市民的生活是怎樣的?他們如何看待層出不窮的案件?我們在拍手叫好的同時,是否忘了,那些沒有名字的背景角色,其實才是這城市真正的主角?甚至,一個「犯人」的日常,又是什麼模樣?犯人其實也可能是個憨直又努力生活的小市民?
對我這個多年柯南迷來說,這不只是一場喜劇,更像一面鏡子,讓我重新認識那個我以為早就熟悉透了的米花町。看完之後,我只想說:「米花町的居民真的太堅強了……說到底,那個最像死神的,其實根本不是犯人,而是柯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