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05 林基興

反核者不懂專業 核安核廢可處理

image
(圖/台電提供)

 日前,美國《外交事務》期刊有文〈台灣的罩門:為何台灣應加強能源安全並重啟核反應器〉,作者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兼與美國能源部前部長朱棣文與美國核能運轉協會前執行長指出,在台灣,反核者非多數但團結與頑強;台灣幾無外部專家可建議改變方向,部分原因是台灣非國際能源總署的成員;核能可能是維持世界晶片工廠運轉的關鍵。

 我國曾有外部專家機制,包括外籍科技顧問,例如,2001年,曾任美國能源部副部長的莫尼茲(Ernest Moniz麻省理工核工教授)來當我國行政院科技顧問,建議多善用核能,但當時綠營執政,沒採納。他很灰心,後來辭職了。因此,關鍵在執政者,否則「宰相有權能割地,孤臣無力可回天。」

 巧合地,最近,清大教授闕志克為文〈台積電應幫台灣平息核安爭議〉,因它是台灣最大的用電戶,輝達黃仁勳力勸台灣使用核能,台積電應心有戚戚焉。但台積電願蹚渾水嗎?綠營會委屈其神主牌而遷就護國神山嗎?

 2013年,反核的綠委鄭麗君(現副閣揆)召開「核四停建、不會缺電」記者會,宣稱台電藏電,不要核電也不缺電。接著,我國找世界核電廠協會與美國核管員會等專家來幫忙體檢核電廠,小修後過關。又如,2014年林義雄絕食抗議核四;6天後,中研院發表「對核四問題的看法與建議」院士連署書,內容諸多反核誤論;某生化院士告訴筆者,他後悔遭太陽能院士誤導而署名;接著,核能專家郭位院士告訴筆者,院長請他幫忙修飾該連署書,他看到內容錯誤累累,礙於情面嘗試修改,但婉謝署名。

 近來民意一再顯示支持核能者過半,例如,去年,全球知名乾淨能源民調機構Radiant Energy Group,顯示8成的台灣民眾支持核能。今年5月,英國廣播公司表示,多份民調指台灣民眾有6至7成支持核能。然而,反核的危機意識偏高,壓過理性的聲音。例如,屏東縣長周春米說縣民已經憂慮40年了,不願再繼續擔憂核三。但台中擔心火電廠呢?嘉義擔心吹落光電板汙染?若均拒絕發電則電哪裡來?更嚴酷的事實:2023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顯示,若美國關閉核電,取代的化石燃料產生空汙可導致1年5200人死亡。但全球使用美式核電廠至今無一人因其輻射而亡。台灣拒核而火電增加與傷亡更多,電價也更貴,諸如暖化與極端氣候等也更嚴重,這是屏東想要的嗎?

 其實,煤電廢棄物約為核電百萬倍,核廢量非常少,現有核電廠就有足夠的空間儲存,96%的用過燃料可再處理而成能源,剩餘4%可用加速器轉變成無輻射核種兼發電。專業的朱棣文已指出,核電廠可安全運轉與核廢料可處理。(作者為大學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