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07林宛彤/綜合報導

關稅20% 葛來儀︰台灣受到不平等待遇

image
美國政治學者葛來儀6日表示,美對台關稅20%,「台灣受到了不平等待遇」。(本報資料照片)

 美國前國務院高級顧問惠頓(Christian Whiton)5日發表〈台灣如何失去川普〉一文批評賴政府的對美政策,引發各界關注。美知名政治學者葛來儀(Bonnie Glaser)6日對多項內容提出反駁,指民進黨與美國兩黨關係同樣密切,並非如同惠頓所稱「忽視右派」。但她也警告,台灣無力撼動川普全力想與中國達成協議的事實。

葛來儀贊同惠頓部分觀點,例如台灣應大幅提高國防預算比例,也同意核三延役。然而,她首先提到,惠頓批評賴清德未如蔡英文般在當選後致電川普,實際上蔡英文於2016年底與川普通話後,川普曾於2017年4月表明,再度與蔡通話前需先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協商。賴清德深知通話的敏感性,才因此選擇以電報賀詞及派遣立法院長率團出席就職典禮。

對於惠頓聲稱對美政策由副總統蕭美琴主導,葛來儀則強調「完全是賴清德自己的決定」。同時,她也駁斥惠頓指控蕭美琴過於傾向美國民主黨,忽視共和黨的說法,指出蕭駐美期間與共和黨議員互動頻繁,與原文指涉的左派團體接觸無異。

 針對美國對台灣的20%關稅,葛來儀認為,這一數字高於日韓及歐洲,但上述國家承諾的對美投資規模,實則遠低於台灣,讓她認為「台灣受到了不平等待遇」。台積電對美承諾投資高達1650億美元,是美國史上最大的外國直接投資案,台灣企業亦即將與阿拉斯加敲定前所未有的600萬噸液化天然氣交易。

至於投資限制問題,葛來儀直言,台灣基於安全考量限制中資,實為「合乎情理」。儘管台灣未如預期大量吸納逃離香港的資本,卻明顯受益於歐洲投資的成長。她在文中附上一張圖表,顯示自2016年起歐洲對台投資額顯著增長,與北美及亞洲地區呈現鮮明對比。

葛來儀最後坦言,現階段台灣尚未釐清與川普第二任期周旋的最佳策略,但她也提醒,台灣任何行動都無法改變「川普著重與中國談判」這項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