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07劉憶如

川普施壓鮑爾 衝突白熱化

名家專欄

image
(圖/美聯社)

 7月30日美國聯準會決議利率不變,維持去年底至今4.25%至4.5%的水準;至於下次9月會議是否降息,鮑爾沒有給予任何承諾,但也未排除任何可能性。最新數據顯示美國6月份的消費者物價指數2.7%,仍高於聯準會設定的目標2%;但是數據也顯示美國經濟成長有趨緩現象。

 聯準會今年還有9月、10月及12月3次會議,市場預期至少年底前將有一次降息。這次會議沒有像往常一樣公布點陣圖,但依據6月份聯準會的點陣圖,顯示決策官員意見分歧,有10位官員主張年底前至少有一次降息,但也有7位官員主張今年完全不降息。美國對各貿易國的對等關稅,基本上從8月起生效實施,鮑爾在7月底的會議後,仍秉持一貫立場明確表示要等看看關稅對美國物價及景氣影響之後,再做決定。

 不久前,為了聯準會建築翻新費用案,鮑爾才剛遭到川普強力施壓。目前仍在進行中的聯準會總部翻修計畫,2022年時預估經費1.9億美元,但目前看來超出預算,需要25億美元。川普在7月24日親臨聯準會視察(此舉是20年來僅有的罕見行為),拿著一份31億美元的錯誤資料,批評鮑爾翻修工程過於奢華,費用大幅超支;財政部長貝森特表示應對此翻修案進行查核,川普的行政團隊甚至以「outrageous(令人髮指)」一詞來形容,並指責鮑爾對此案有「嚴重管理失誤」。種種這些,很難不讓人懷疑是否要藉此找出鮑爾「失職」之所在,並據以在明年5月任期屆滿之前開除他。

 川普雖然多次喊話說要開除鮑爾,但聯準會主席的職位受多重法律和制度的保障。摩根大通在一份「鮑爾的工作有多安全?」的報告中指出,最高法院曾在之前一個案件的裁決中明確表示「美國聯準會是一個結構獨特的準私人實體」,這為美國聯準會理事免受總統「任意解雇」,提供了法律依據。此外,1935年曾有一項美國最高法院重要判例,該案獲最高法院一致裁定,確立了總統不能因政策分歧而隨意解雇獨立監管機構負責人的原則。這一判例長期以來保護了美國聯準會等獨立機構免受總統的直接政治干預。

 因此,川普若積極想要拔除鮑爾職位,想要以「鮑爾拒絕配合降息」為理由,是不會成功的。川普屢次以「固執的騾」指稱鮑爾,並且指責說:「因為這個笨蛋不肯降息,房貸利率因此過高,美國民眾也因此無法購屋。」

 川普所言其實似是而非,因為聯準會降息只能影響極短期利率(借貸一個晚上的拆款利率),而房貸利率是長期利率(尤其美國房貸多為30年期固定利率),因此房貸利率一般錨定10年期或30年期長期公債利率,與聯準會降息與否未必直接相關。例如去年9月起聯準會3次降息,拆款利率因此下降4碼,但美國房貸利率卻自去年9月的6.2%,上升至目前的6.75%。

 但再多的罪名,其實川普無法撼動鮑爾的職位,也顯然無法改變鮑爾堅決維護聯準會獨立性的意志。而且,根據《聯邦儲備法》,美國聯準會理事只能因瀆職或失職等「正當理由」被解職,而不能因「政策分歧」而被開除。這也是為何此次聯準會總部翻修費用超出預算一案,特別引起注意。

 更何況,2022年至今,美國物價上漲幅度平均近20%,費用超過當年預估的事件層出不窮,尤其聯準會的經費並非來自於美國政府預算(此制度安排也是用以保障聯準會的獨立地位),川普在此事件上大做文章,令人質疑是否別有用心。(作者為國立台灣大學財務金融系兼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