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10周麗蘭、馮惠宜/連線報導

機具水五金高日韓10% 考慮歇業

海嘯第一排 競爭力盡失

image
台灣關稅疊加使得傳統機具、水五金、螺絲業、化工業等產業與日、韓競爭對手成本差距瞬間擴大至10%,圖為2025台北國際工具機展。(本報資料照片)

 行政院證實外銷美國產品將疊加原有稅率,傳統機具、水五金、螺絲業、化工業等產業與日、韓競爭對手成本差距瞬間擴大至10%,部分廠商不敵競爭劣勢,考慮歇業;工具機業界正推動「在地供應、市場多元」雙軌策略應對,但仍期望政府爭取更低稅率。

 雲林科技工業區廠商協進會前理事長陳麒升表示,傳統機具、水五金、螺絲業及化工業形同站在「海嘯第一排」,幾乎無路可退,有些廠商應該會考慮結束營業。今年上半年不少業者刻意壓縮訂單,有的採「做三休四」、有的「做二休五」,靜待關稅政策確定,再評估是否接單。

 然而,台灣的疊加稅率與日、韓等競爭對手,成本差距瞬間擴大至10%,幾乎喪失接單能力,就像新冠肺炎那3年,許多餐廳資金鏈斷裂後只能關門。

 陳麒升說,台灣中小企業雖具韌性,但這一波以美國為主要外銷市場的業者,連思考與轉圜空間都沒有。他預估,不少員工可能面臨提前清算年資,避免拖到年底引發年終獎金爭議。

 他指出,先前政府仍限制精密加工業不得出口俄羅斯,甚至配合美方派員來台督導,配合外人夾殺自己人,現在政府應該不會笨到還在管制,企業都快要活不下去了。

 台灣工具機暨零組件工業同業公會(TMBA)指出,我國出口美國的工具機稅率原約2%至5%,零組件約8%,加徵後與日韓相比價差接近10%,在價格競爭上處於劣勢。TMBA表示,業界正推動「在地供應、市場多元」雙軌策略應對,期望政府加速與美方協商,爭取更低稅率。

 台灣手工具工業同業公會理事長賴亮孜指出,手工具業過去優惠關稅為6至12%,未來客戶勢必要求台灣業者讓利,壓縮利潤空間,期盼政府一定要把關稅再談下來,因為台灣手工具已朝較高階的工業級或專業級升級,該市場主要競爭對手是歐洲國家跟日本,20%+N關稅又比歐盟跟日本高,一定會對產業產生衝擊;他也呼籲政府要穩定匯率,避免對產業雙重夾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