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10鄭郁蓁/台北報導

吳俊德:醫療是為病人做最好決定

白袍剪影/基隆長庚醫院院長

image
基隆長庚院長吳俊德。(基隆長庚提供/鄭郁蓁台北傳真)

 在醫療資源常陷入不均的東北角,基隆長庚醫院,負擔起重度急救責任醫院角色,守護新北偏鄉以及基隆居民的健康。今年7月剛接下院長一職,國內攝護腺癌權威醫師吳俊德,有30年行醫以及多年行政經驗,重回熟悉的基隆,他坦言,上任最大挑戰,就是面對醫護出走、急診壅塞等問題,但如同官網自介文所寫:「醫學是完全的利他主義」,他強調,無論科技如何進步,做出「對病人最好的決定」就是醫療最好的答案。

 曾擔任林口與基隆長庚副院長的吳俊德,是國內泌尿腫瘤及微創手術專家,也是長庚體系首位完成腹腔鏡活體腎臟摘取手術,以及台灣首位完成單孔達文西前列腺癌根除術的醫師。

 吳俊德表示,自己上任後有兩大目標,首先是將基隆、台北整合為同一個醫療區,「將松山、南港、內湖、汐止一路連成北北基醫療廊帶」,希望基隆民眾也可以接受和台北長庚一樣的醫療水平。

 第二個任務是推動院區分流,分擔總院壓力,總院以收治腦中風、急診等重症病患為主,情人湖院區則收治慢性病患、慢性傷口、高壓氧治療等慢性病與長期照護中心,盼扭轉民眾對該院區僅做安寧療護的刻板印象。

 雖已升為院長職務,吳俊德仍保留每周3天半的門診與開刀時段,「很多病人追隨我十幾年,來自全台各地,我不能放下他們」。吳俊德30年來,每年都超過300台刀。每年都有遠從金門、台東搭飛機來的病患求診,吳俊德會盡可能配合病人機票、車票時間調整或縮短診療等候時間,讓千里迢迢而來的病患能更方便一點。

 「我們有病患從台東搭火車北上追蹤、開刀,常常會親手縫袋、帶來小米、黑豆、雜糧,還有一張張仔細用手寫下如何烹煮的紙條與滿感謝的話。我常想,我們照顧病人,那誰來照顧我們的員工」?

 因此他也積極照顧醫護團隊的福祉與生活品質,每年調薪、提高休假彈性、支持進修與職涯發展,推廣ESG理念與健康生活。他笑說:「員工每天走超過6千步,我也是爬樓梯查房。醫療要走得遠,先要走得穩。」

 最後他強調:「醫學是完全的利他主義。如果某件事對醫師或醫院不利,卻對病人有利,我們就應該去做。」這是吳俊德的信念,也成基隆長庚向前的精神座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