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媽咪打流感疫苗 給寶寶最好禮物
實現防護無縫接軌

流感季即將到來,不少準媽媽都會思考,究竟該不該打疫苗?有人擔心打疫苗會影響胎兒發育,甚至有人害怕會造成流產。對此,專家澄清,流感疫苗可於整個孕期接種,且具預防意義。打疫苗不僅能保護準媽媽,還能保護寶寶。寶寶在出生前半年沒有疫苗可打,而媽媽在懷孕期間施打疫苗所產生的抗體能透過胎盤傳給寶寶,是給寶寶最好的禮物。
天給婦產科診所副院長周奎銘醫師表示,每年11月到隔年的4、5月都是流感的流行期。接種疫苗除可幫助準媽媽在懷孕過程中不容易產生重症,同時接種疫苗所產生的保護力約可維持1年,由於寶寶須滿6個月後才能施打流感疫苗,媽媽於孕期接種所產生的抗體可在寶寶出生初期提供防護,實現防護的無縫接軌。
周奎銘說,流感疫苗整體安全性良好,常見副作用多為局部腫脹,大多持續1~2天就會消退。若過去施打疫苗曾出現嚴重不良反應,則不建議施打;有發燒或正患有急性中重度疾病時,也建議等穩定下來再接種。
部分女性在第1孕期(懷孕初期12周內),容易出現身體不適,會想吐、肚子痛或陰道出血等,若不放心,可延後到孕期12周後再接種。需考量的是,在流感高峰期時,若疫苗供應緊張,不見得隨時有疫苗可打,因此若已有生育計畫,不妨將時間往前推,備孕時就先自費接種,等2周就能產生抗體。
對於來不及在孕期接種的媽媽,周奎銘提醒,若在產後的2周內感染流感,流感重症風險仍高,因此建議產後應儘早接種疫苗。至於寶寶,因為須滿6個月後才能施打流感疫苗,家庭其他成員如爸爸、阿公、阿嬤等,也建議施打疫苗,共同保護新生兒。
目前流感疫苗可分為3種類型:「雞胚胎培養疫苗」、「細胞培養型疫苗」,以及「免疫加強型佐劑疫苗」。周奎銘指出,國際趨勢已逐步朝向分齡施打與精準預防。
「雞胚胎培養疫苗」為傳統製程,歷史悠久、製程穩定;「細胞培養型疫苗」採用哺乳類細胞株進行病毒培養,抗原穩定性相對可控,不易造成抗原性改變;針對免疫功能較低的65歲以上長者的「免疫加強型佐劑疫苗」可刺激身體產生更多抗體來因應年長者免疫老化的問題。實際的接種,應由醫師依個人健康狀況進行專業評估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