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10張珈瑄/台北報導

台北市民小巴 動線不明亂象多

座位少先搶先贏 公運處將觀察後再優化

image
民眾搭乘台北捷運市政府站前的市民小巴。(示意圖,張珈瑄攝)

 有民眾反映在台北捷運市政府站前搭乘市民小巴,卻因排隊動線不明,乘車秩序混亂,屢生爭執,國民黨議員詹為元建議設計排隊動線改善現況。公運處回應,市民小巴行經該站路線已依路線分候車亭停靠,為避免畫設排隊線影響人行道通行,將觀察民眾候車情況再優化辦理。

 詹為元指出,目前僅國道客運因涉及國道行駛,依規定不得站立,故設有明確排隊線與候車區,維持乘車公平性,其餘市區公車及市民小巴,因可站立乘車,皆未設排隊動線;市民小巴搭乘處可見民眾自發性排隊候車,但未有明確指引及硬性規範,每逢車輛靠站,經常出現乘客瞬間湧入、爭先恐後上車的亂象。

 詹為元說,民眾自發性的排隊動線並無實質作用,小巴靠站後就變成「先搶先贏」的狀態;小巴乘車雖允許站立,但車型較小、座位有限,仍可能出現無法上車等情況,乘車順序常引發糾紛,建議比照國道客運管理模式,規畫清楚排隊動線。

 詹為元以北醫接駁車為例,雖同為小型巴士,但有設置排隊指引與標線,民眾排隊上車成效良好,顯示清楚的排隊機制能有效降低乘客衝突,建議市府設計完善的排隊動線,避免民眾發生不必要的爭執。

 公運處技正何毓婷說明,北市聯營公車計有292條路線,市民小巴共14條有7路公車停靠於捷運市政府站2號出口前第3座候車亭,已依路線分候車亭停靠。

 何毓婷說,北市設排隊動線的候車處,通常為業者考量行駛路線行經國道有立位限制,或人潮較多所畫設;一般公車路線則無強制畫設排隊線,多為民眾自主排隊,為避免畫設排隊線影響該處人行道通行,將持續觀察民眾候車情況後再行優化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