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10 胡勇

窮台者 美國也

社會觀察

image
(圖/新華社)

 8月7日,美國史無前例的「對等關稅」正式生效,台灣被課徵20%稅率。雖然賴政府信誓旦旦這只是「暫時性關稅」,後續會爭取調降,但台灣業者無不憂心忡忡。

 雪上加霜的是,川普欲壑難填,繼續對台灣磨刀霍霍,不僅放風台積電將在美大幅追加投資,且宣布將對輸美晶片與半導體開徵100%關稅,除非外資在美設廠。儘管民進黨經常指責對岸搞經濟脅迫,但事實證明真正脅迫和壓榨台灣的正是美國。

 台灣經濟部評估,20%對等關稅將導致台灣輸美產品價格上升,對工具機、模具、塑膠製品與電子材料等產業影響尤為顯著。其中,2024年度工具機輸美106億元(占全年產值10.6%)、模具28億元(4.9%)、塑膠製品472億元(11.8%)、電子材料729億元(9.3%)。由於台灣的稅率比主要競爭對手日韓高了整整5個百分點,再加上新台幣升值、日元貶值等因素,台廠在美國市場的「蛋糕」恐將拱手讓出。

 相較傳統產業,一旦台積電等企業搬到美國,原本位於台灣的上下游產業鏈就會逐漸被掏空。因為這些供應商很可能都會被迫跟進,否則就面臨被淘汰的風險。長此以往,台灣半導體產業將出現結構虛化。更不用說美國還在施壓台灣不斷提高軍費,以刺激美國軍工業,吃相實在難看。

 再說回中國大陸,儘管「窮台論」在民間頗有市場,但窮台策略不僅與北京的對台大政方針背道而馳,也是對大陸貿易反制措施的過度解讀。不同於美國對台灣予取予求,北京強調讓台灣同胞率先分享中國式現代化發展機遇、共用祖國大陸發展進步成果。大陸領導人還提出要推動兩岸經濟合作高質量發展,壯大中華民族經濟。

 尤其是福建近年加快兩岸融合發展的探索,包括設立首個海峽兩岸產業投資基金、首個「兩岸標準共通服務平台」等,目前有60多家台灣百大企業在閩直接投資,8家在閩台企在大陸上市融資,14家在閩台企及金門馬祖地區品牌首次加入大陸「老字型大小」。除了投資,2025年上半年兩岸貿易額達1477億美元,其中大陸從台灣進口約1087.04億美元,同比增長12.5%。這些都不是大陸揮舞關稅大棒脅迫台灣的結果。

 總之,誰在愛台富台,誰在窮台毀台,世人自有公斷。如果一定要說大陸在窮台,那麼窮的也是「台獨」金主。不讓「台獨」金主在大陸賺錢,大陸理直氣壯,說到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