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學童過胖 恐致反覆生病

兒童肥胖問題不容小覷,教育部調查,全台每4名學童就有1人過重或肥胖。小兒科醫師指出,肥胖兒童及青少年,未來有5到7成機率成為肥胖的成人,家長切勿以為「小時候胖沒關係」,不僅提高慢性病風險,還可能陷入免疫力不佳、反覆生病的險境。
根據教育部112學年度學生健康檢查資料,全台國小學童過重及肥胖盛行率為23.8%,國中學童為28.6%,平均每4名學童就有1人。國民健康署署長沈靜芬表示,肥胖不是兒童個人的問題,和家庭息息相關,因此鼓勵家長以身作則,共同建立兒童健康生活習慣。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小兒科主任黃啟南引述研究指出,肥胖兒童有5成的機率在成年後仍為肥胖,肥胖青少年更有高達7成的機率成為肥胖成人。兒童期的肥胖若未及時介入,不僅可能影響孩子正常發育與自信心,還會大幅提高成年後罹患慢性疾病的風險。
過去認為「小時候胖不是胖」,小兒科醫師陳木榮強調,現在觀念是「小時候胖就是胖」,兒童肥胖和很多慢性疾病有關,例如糖尿病、高血壓、心血管疾病等,也會影響免疫力,可能導致孩子反覆感冒生病。
陳木榮觀察到,有些家長自己很挑食、不吃蔬菜,小孩看在眼裡自然不會想吃。建議家長以「我的餐盤」概念建立兒童均衡飲食習慣,避免選擇含糖飲料,以免血糖快速波動,讓兒童專注力變差、學習表現下降,還增加蛀牙機率。
陳木榮建議,家長應規畫兒童每天至少運動1小時,可選擇跑步、游泳或騎腳踏車等有氧運動,或刺激身體生長板及生長激素、對長高有幫助的籃球,也可以選擇乒乓球,刺激身體分泌血清素,同時訓練兒童專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