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川普 賴清德的選擇
輿情瞭望

「川普2.0」強打的對等關稅在8月7日實施,經濟部貿易署隔一日才被動說明,台灣的對等關稅是在原最惠國稅率之外「再疊加20%」。雪上加霜的是國安《232條款》調查報告還沒公布,美國「窮台」看不到盡頭。
台灣人過去很會做生意,曾創造過聞名世界的台灣經濟奇蹟,但那是在國民黨主政時期,包括閃亮亮的「護國神山」台積電,金山銀山豐厚的家底,現在恐怕都要被賴政府敗光光了。
現在應該可以論斷:賴總統的國安團隊根本不及格,今年初說好要因應川普2.0,老掛在嘴邊的「社會韌性」,結果與貿易競爭對手日本、韓國相比,誰倚賴美國貿易愈深,誰就受傷愈重,台灣企業未來的競爭力岌岌可危,賴政府完全砸鍋。
美國前白宮官員惠頓近日發文《台灣如何失去川普》,想想「筆尖說」,雖不中亦不遠矣。日、韓、歐盟,同樣面臨美國關稅大刀,轉過頭去趕緊與中國重修舊好,拉攏中國的用意不言而喻,甚至美國也積極想促成「川習會」,可笑的是,只有台灣賴政府還在搞「反共保台」。
上一任拜登政府倡議的《印太經濟合作架構》,以及《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當初被民進黨政府的大內宣捧得高高的,現在又被川普狠狠摔落。如果損失的只是美國市場,陣痛強忍下來也罷了,悲哀的是,台灣根本沒有其他出路的選項,台商征戰世界貿易的形勢不容樂觀。
既然台灣企業的生存發展,無法寄託美國身上,就不能再錯過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大陸市場。ECFA早已到期,但大陸並未完全中止關稅減讓,賴政府應速速重啟ECFA談判,分散市場風險。救救台商、救救中小企業,伴隨產業衰落的負面效應就是大量的失業潮。
大陸硬氣「不跪」美國,反贏得國際尊重,台灣跪著還捧上台積電大禮包,結果換不到川普關愛的眼神,還落得「窮台」下場。賴總統應換掉一事無成的鷹派內閣,重啟ECFA談判、重啟兩岸交流,只要有尊嚴、平等相待、對等商量,台灣還是能發揮勇闖五湖四海、創造經濟奇蹟的海島商人本色。美、中兩大市場一個都不能少,賴總統明智的選擇,套句流行語,「小孩子才做選擇,我全都要」,不是嗎?(作者為資深媒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