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15陳薏云/新聞透視

726新民意 朝野應把握和解契機

image
行政院會14日拍板通過「114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追加預算案」,總計編列878億4136萬餘元。圖為行政院發言人李慧芝(中)與經濟部次長何晉滄(左)、主計總處副主計長陳慧娟(右)說明預算案。(劉宗龍攝)

 行政院14日連推2案,包括確認普發現金1萬元的特別條例修正案,以及追加預算878.4億元為總預算解套,顯然在「726」大罷免大失敗後,行政院終於認清人民不樂見政治惡鬥,開始放軟身段,在野黨不如把握此次共創朝野和諧的契機,別為反而反,理性監督才是真正為人民著想。

 「726」大罷免投票前,綠營卯足全力向在野黨宣戰,府院黨皆然。賴清德總統發起團結十講,並於中常會宣布動員黨公職支援罷團;行政院則下鄉藉著宣講總預算炒熱罷免氣氛,另針對在野黨發起的福國利民法案,都以各種理由推遲提出院版,連民眾普遍認同的普發現金政策,卓揆也喊出「違憲」、令他「天人交戰」,顯不願為立法院通過的政策埋單。

 立院黨團部分更是不用說,只要是在野黨發起的修法,綠營都要求自家立委不准「上車」,並且頻在立法院會高喊「大罷免大成功」,放任行政、立法系統完全空轉也在所不惜。

 強烈對抗卻以慘烈失敗收場,終讓府院黨願意修正路線,行政院提出特別條例修正案,確定普發1萬元且不排富,便是踏出朝野和解的第一步;追加預算也是如此,立法院長韓國瑜老早就指點明路,請政院追加預算解決總預算紛爭,雖然晚了半年,行政院總算終於從善如流。

 監督行政權乃立院權責,賴清德政府、卓榮泰內閣去年上任後錯失朝野對話契機,開局至今愈吵愈凶,「理性溝通」困難重重;既然726首波大罷免的結果昭示了最新民意,執政黨無可推拖,順著特別條例修正案、追加預算案的台階下算是已釋出善意,接下來在立院的審議階段,藍白也應展現風度,回歸專業審查,別再把議場變成瘋狂政治鬥爭的修羅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