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17 李正修

罷免皆墨 美中台新局勢

社會觀察

image
(圖/本報系資料照)

 民進黨幕後主導的大罷免難逃全盤皆墨。雖說這種結果必然重創賴清德支持度,亦將對台灣政局帶來不小衝擊,但卻也將讓美國及中國大陸能鬆口氣。

 許多外媒都以民進黨「抗中保台」失敗為結語,其實只是管窺全貌有失偏頗,難論斷這種伎倆氣數已盡。不過,賴清德近日在一場公開演說中重申「維持現狀,確保台海和平穩定」,強調他深刻理解和平的可貴,也明白台海和平是全球經濟與安全穩定的共同責任。相較先前多次表示「兩岸互不隸屬」及推出賴17條的強硬姿態,他對兩岸關係的表態似有軟化跡象。此舉是否因應大罷免的失利,抑或是感覺到美中壓力,值得觀察。

 對台美中關係有深入了解的卜睿哲與何瑞恩,日前在布魯金斯學會共同撰寫「台灣罷免投票:對台灣、中國及美國的影響」一文,除剖析三方反應與後續影響,也提到川普在處理兩岸關係的模式,極可能會採取應對烏克蘭問題的交易策略,自以為不可預測性是其戰略優勢,卻忽略「維護台海和平穩定才符合美國的長期戰略利益」。

 關於中共的態度,兩位作者認為北京能感到如釋重負,但必須觀察軟硬兼施的兩手策略何者占上風。中共不會放棄施壓民進黨政府,也會單方面繼續推出惠台措施以鼓勵選民支持主張兩岸往來的政黨,但須避免被民進黨操作成恐共牌而適得其反。

 川普政府尚未對罷免案發表任何回應,或許是有意避開介入台灣內部政治的指控。不過,長年關注台灣安全的華府不免擔心,政治僵局未解是否會影響台灣的國防戰備準備,但若罷免結果能讓台灣政治產生溫和理性作用,而不是更激化分裂,將會受到華府的歡迎。

 為了盡早完成關稅談判,川普有意與習近平進行交易,並可能為此在台灣議題讓步。觀諸川普處理俄烏戰爭的態度,就不免讓人擔心,若川普拿台灣當交易籌碼,就等同鼓勵中共對台冒進,勢將挑戰美國對印太地區安全承諾的可信度。

 不可否認,兩位作者將川普視為影響台海現狀的最大變數,雖然不認為他會真的放棄台灣,但擔心他會與習近平達成可能會傷害台灣的交易。

 從川普拒絕賴清德過境紐約即可得知,任何會影響美中交易的因素都會被他排除。民進黨不能再以舊思維看待新變化,就算美國最終不會棄台,但至少要找到能與川普政府對話的溝通管道,避免臨時遭拒的突發狀況再次發生,進而減少美中談判對台的衝擊。(作者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副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