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是賴總統團結台灣的好時機
名家專欄

筆者在《中國時報》曾撰文探討「大罷免後賴總統該做的事」。823台灣再次舉行罷免,還舉行全國公投,筆者認為賴總統應該在罷免和公投後,試圖解決台灣政治中幾個令人擔憂的事件:
一、八炯建議學習納粹:八炯是一位網紅,他的夥伴閩南狼透露,八炯曾建議使用納粹式方法獲得民眾對罷免的支持。身為一名旅台的猶太裔居民,筆者對八炯建議使用納粹戰術感到厭惡,並認為他的道歉不夠誠懇。台灣政治人物頻繁使用希特勒和納粹的言論,無論是批評對手還是作為效法的對象,都必須停止,賴清德應呼籲停止這種言論。
二、蘭嶼聖水事件:民進黨前台北市黨部副執行長陳聖文送「核廢水」到國民黨踢館,國民黨發言人楊智伃突然出現一口喝下,這事件對民進黨及反核者來說都是尷尬時刻。「聖水事件」最終不會對台灣未來是否使用核能產生任何影響,它卻將能源和國家安全的公共討論簡化為媒體噱頭。台灣人民應該從他們的政治人物那裡得到更好的對待。
三、四叉貓批評黃國昌之子國籍:網紅四叉貓公開推測,黃國昌的未成年兒子可能是美國公民。這或許是他對賴總統兒子在美國生活遭批評的回擊。然而,賴清德之子是成年人,黃國昌之子是未成年。將未成年子女牽扯進來是可恥行為,應受到不僅是民眾黨,還有民進黨的批評。
近期這些事件對台灣的團結造成可怕傷害。賴總統應在這段艱難時期團結台灣。以下是幾點對他的建議:
一、再次嘗試與在野黨主席會面。賴清德曾提議向國民黨和民眾黨主席做「國家安全簡報」,但被拒絕,也許賴清德可以再次提議,但他應該無條件地這樣做。換言之,3位主席應該能討論他們想要的任何主題,而不受會議形式或討論主題的限制。盡快舉行尤為重要,因為立法院將審查中央政府總預算。
二、呼籲結束網路側翼。網路側翼在台灣政治中的角色持續增長,但他們是否對政治討論有正面貢獻?是否有助推動國家向前發展?也許是時候讓賴清德公開呼籲終結網路側翼。
三、取消「團結十講」。726罷免前賴清德開啟「團結十講」,演講時機及內容使得演講看起來偏向黨派,而非團結,如今賴總統或許應該取消剩下的演講。
四、與川普政府達成貿易協議。團結台灣的一種方式是賴政府與美國達成一項可被視為對台灣有利的貿易協議。台灣的資訊與通訊技術出口保持其優勢,並可能不會受到美國提高關稅的影響。然而,台灣的傳統產業和中小企業將難以與日、韓等國競爭,因為這些國家的美國關稅較低。
目前尚不清楚台灣為何花這麼長時間來達成與美國的關稅談判。這一延遲尤其奇怪,因為川普上任不久後,賴總統已宣布台灣願達成的協議,包括農業、工業、石油、天然氣產品及武器採購。台灣方面是否存在過多官僚主義?是否有太多政府機構和部長想要發表意見?還是來自美國的不合理要求?無論問題是什麼,賴總統應優先解決這個問題。
五、慎選新內閣成員。在此時改組內閣並不奇怪,但賴總統必須確保新部長能符合民眾期望,能推動良好的公共政策,且不會被視為僅僅是對民進黨2026地方選舉有幫助的黨派人士。
林肯在1858年的一次演講說過:「一個自相紛爭之家必無法立足」。目前,台灣確實是分裂的,中國正在密切關注這點,因為分裂的台灣符合中國的目標;台灣最重要的朋友美國也在關注這點,因為不確定台灣是否致力於自我防衛。現在是賴總統解決台灣分裂問題的好時機。(作者為美國共和黨前亞太區主席)